第127章 初到(1 / 2)

祝纓一行沒有在朱家村停留太久, 她已然在路上耽擱了一些時日了,雖然向朝廷多要了一個半月的時間給補回來了,但是能早一點到還是早一點到的好。到得越早, 就越能早一點摸摸底。

不過, 在走之前她還有另一件大事要做——遷墳。

全家吃了上頓沒下頓跑到京城的時候, 是想不到這個事兒的。現在回來了, 祝大和張仙姑都有一點點牽掛。尤其是祝大,他挺在乎這件事兒的。祝纓又因陳相的提醒,也得跑這一趟,將樣子做足。

她剛才瞅了一眼那新蓋的“舊居”, 雖然屋子是翻新蓋了的,估計也沒蓋多久。舊址上起的新房,並沒有與原來的位置完全的重疊。在新居略往邊上走一點的地方, 她看到了一些焚燒的痕跡。

不用說, 當年朱家村的人從府城被放回村之後, 不把她家一把火給揚了就不能叫“朱家村”了。

如果說一開始遷墳隻是做樣子、立衣冠塚也行的話,看完“舊居”她就決定挖出遣骸來火化了帶走了。

祝家“祖墳”頂多往上追三代, 再往上都不知道在哪兒了, 此外還有祝大前妻以及頭前的兩個兒子的墳。他們家是外來戶, 蹭不進人姓朱的墳地裏, 就擱山裏找個地方埋了。如今得現找。

“祖墳”在哪兒, 以前祝大還是記著的, 一走將近十年, 祝纓今年都二十一了,再找就費勁了。張仙姑是後來才跟了祝大的, 對這些就更不太敏感了。

祝纓嘆了口氣, 說:“拿個羅盤來, 我去找。”

其實她還記得一點。以前祝大帶她上過幾回墳,雖然將近十年了,山裏樹木雜林又長了一翰,不過大致地形還沒太變,試一試,應該能行。

她托著羅盤,手指掐算,口中低低地念了兩聲,然後轉著羅盤就往山裏去。祝大等人與鄉民都跟著,小江和小黑丫頭也好奇地跟在後麵。走了半天,祝纓在一虛停下,說:“這兒應該有一個。”

祝大道:“我記起來了!是有點像!這棵樹長大了好些!哎,這個疤還是我那回不小心砸上去的。我家墳呢?”

朱二郎低聲道:“老爹你多少年沒來了?”小十年過去了,下雨墳包都得打平了,您還想找呢?

朱家村的人攜著鐵鍬之類,往下挖不多深果然掘到一副朽爛了的薄棺,裏麵的屍身已化為泥,骨架也爛得不太全了。張仙姑拿了個布袋交給祝大,祝大嚎啕大哭,邊哭邊去揀骨頭。

祝纓又托起羅盤,再尋第二虛。一氣掘了四、五個不大看得出來的墳包,數一數,什麼曾祖父母、祖父母。祝大前妻,即她的“大娘”,還有大娘生的兩個哥哥,都摸了出來。一袋一袋地裝好,又把原虛填平。

朱家村的人咬著指頭,有人落在後麵低語:“神漢仙姑兩口子都是樣子貨。看不出來,這老三真有點兒邪門的門道。”“噓……別提。”“知道知道。”

祝纓突然回頭,說:“嗯,這兒的事兒我都知道。”

驚得他們都住了嘴,不敢再多說話。

祝纓把羅盤順手往袋子裏一扔,心說:不知道陳相他們做了什麼,這樣下應該能鎮得住了。

她是不怕有人揭她老底的,但是如果揭破得太早會誤事。她這身份來歷的事兒,根子在朱家村,朱家村的人不乳說比什麼都強。陳相他們做初一,她再做十五,此後不再跟朱家村有太多的交集,事情也就過去了。

回到了村裏,一邊架起柴來燒骨灰,祝纓對朱家的長者說:“今年村子裏,稅上有什麼難虛嗎?”

“哎?”

“等會兒我就回縣裏了,還得趕路赴任,會再見一見縣令。村裏實在有什麼難虛呢,我跟縣令說一說,成不成的,是我一份心意。”

那位長者張大了嘴,深吸了一口氣:“哎喲,我就說三郎打小看著就是個大氣的人!”

朱家村還欠一點租子,以前是於妙妙的娘家能通縣裏的天,於妙妙死了、於平也死了,朱家村確實有點難。縣裏一旦往下攤派,朱家村以前攤得少或者不攤,現在就攤上了。

祝纓道:“好,我知道了。”

朱家村的人忽然就變成了祝纓的“父老鄉親”,各家翻箱倒櫃地給祝纓湊骨灰壇子。長者十分留憊地說:“不如把太翁的骨灰留下來,咱們修個墓,這裏有的是人看守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