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誌才心裏喃喃自語,後背陣陣發冷。
作為‘潁川黨’的領袖之一,戲誌才自然清楚宮裏與‘潁川黨’的博弈,這麼久過去,荀彧的任命詔書遲遲不下,各種風言風語早就傳遍了洛陽城。
戲誌才在擔心,是不是宮裏觀望結束,對荀彧,對‘潁川黨’失望,那丞相寶座要換給別人了?
這對‘潁川黨’的打擊,將會是致命的!
“誌才。”
突然間,劉協推門而入,青春年少,笑容和煦,給人充滿了親近感。
戲誌才卻心頭狂跳,連忙起身,上前見禮道:“見過殿下。”
劉協已經注意到那些奏本與信件了,不動聲色的道:“宮裏允準了劉公升任大司馬,按照規矩,禦史台要做一番調查,回稟陛下。”
朝廷定下的新規矩,所有信任官員,禦史台都要摸一下底,留底存案。
戲誌才聞言心裏稍鬆,抬手道:“是,下官這就安排。”
劉協點頭,而後頓了頓,道:“我聽說,吏曹那邊在醞釀吏曹,戶曹等的尚書人選?”
戲誌才觀察著劉協的神情,倒也沒有隱瞞,道:“二荀尚書是這樣考慮的。因為二荀尚書都會進尚書台,戶曹、吏曹責任重大,尚書一職不能空缺。”
劉協故作思索一陣,道:“不用了。”
戲誌才微帶笑意的臉色慢慢消失,認真的抬起手,道:“殿下的意思是?”
劉協反而微笑起來,道:“這是宮裏的意思。”
戲誌才神情有些僵凝了。
‘不用了。’
不用遴選新的戶曹、吏曹尚書,宮裏這是什麼意思?
他還不知道荀彧,鍾繇已經從宮裏出來,心裏一時千思百轉。
劉協見他這個表情,沒有再多說,轉身離開。
戲誌才等他走了,深吸一口氣,回頭看了眼那些舉告、彈劾的奏本,也出了禦史台。
他還沒到六曹,便得知,剛剛出宮的荀彧與鍾繇,再次被宣召入宮。
他心事重重,隻能在戶曹靜等著。
與此同時,崇德殿內。
荀彧坐在首位,對麵是劉虞,兩人身側還有荀攸,鍾繇。
劉辯坐在椅子上,麵無表情,拿起桌上的信,淡淡道:“你們看看吧。”
潘隱接過來,遞給荀彧。
荀彧已經有所預感了,拿過信看完,思索著,遞給對麵的劉虞。
劉虞等的有些著急,看完之後,頓時色變,沉聲向劉辯道:“陛下,袁紹耐袁家餘孽,當速斬之!”
劉辯道:“都看完再說。”
劉虞沉著臉,將信遞給邊上的荀攸。
荀攸已經有些疑惑了,不知道為什麼劉虞突然提及袁紹,待看過信,也忍不住了,與劉辯抬手道:“陛下,臣讚同劉公之意!”
說著,他將信遞給了鍾繇。
鍾繇接過來,仔細看了兩遍,而後就沉默不語。
劉辯將四人的表情盡收眼底,尤其是鍾繇,等了片刻,問道:“鍾卿家,你怎麼看?”
鍾繇抬起手,又沉吟一陣,道:“陛下,袁紹突然發兵丹陽,或許是想要占據揚州之地,與孫堅,劉表等人抗衡。但他這麼做,勢必會引發孫堅,劉表跟風,南方是不打也要打起來了。”
劉虞冷哼一聲,道:“該打的時候不打,陛下明旨不得亂動,這袁紹抗旨行事,當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荀攸看了他一眼,道:“陛下,袁紹此舉,確實不能縱容。但大戰在即,還不是問罪的時機。不管滅袁成敗,董卓、呂布之流肯定不會坐視。而且,孫堅,劉表之流肯定借機坐大,學那劉焉,與朝廷隔山、隔海而治。朝廷,須從長計議,統籌謀劃。”
劉辯始終沒有什麼表情,見荀彧不說話,道:“荀卿家怎麼看?”
荀彧從鍾繇手裏再次拿過那封信,仔細又看了一遍,而後從容鎮定的道:“陛下,袁紹此舉,或許是故意的,就是要引發孫堅、劉表、士燮等人的跟風,而後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劉辯眉頭一挑,這一點,他倒是沒想到!
鍾繇陡然醒悟過來,道:“陛下,一定要壓住曹操,不能亂動!”
曹操這個時候如果突然發兵,或者做出什麼舉動,將使得南方徹底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