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一箭雙雕(2 / 2)

使得像範玉昌、薑雍這一波相對年輕、但是屬於正經進士出身的官員有些瞧不上他。

更不要說王朝需的官聲和他老爹一樣,也沒有好到哪裏去。

顧人儀衡量了一下得失,說:“這個時候派人過去攪局怕是不妥,就算要派,一是不能明麵來派;二麼,最好是一些佐貳官,在關鍵的時候起作用。”

薑雍一聽就明白了,但是也有些為難,“這種人在竟是臨時要找,怕是也難。”

“那就不要派,”範玉昌摸了摸下巴,“就在當地尋一尋,或許也有突破。”

王廷相點點頭,倒不失為一個辦法。

其實很簡單,就是他們覺得揚州的這些官員不夠正派,那麼他們在幹活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規範,哪怕現在王朝需已經是九死一生,

但狗改不了吃屎,

這些人當官,不從中撈一點就不會幹活。

如果真的能夠掌握到這些,那麼在關鍵的時候給他關鍵一擊,豈不是神仙難救?

不僅如此,

顧人儀的辦法更加照顧大局,因為真的到那種時候,他們這些人也是為了貨幣改革,是王朝需及其黨羽沒有幹好,現在是他們將其糾正過來。

這樣的話,也就避免觸碰皇帝的逆鱗。

當然,如果不存在這種情況,那麼也可以繼續蟄伏,而不是在這個時候得罪那個張閣老。

議定以後,

顧人儀就開始吩咐了,他看著薑雍說:“咱們這裏也有揚州人,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找個能信得過的人,應當不難。”

薑雍接了下來,“閣老放心,下官家中倒也有爭氣的子侄,尋幾個過得了眼的正派小官,不在話下。”

這就相當於在‘敵人’的正中心安排一雙眼睛。

這一次,不管王朝需要怎麼彌補,一旦皇帝有那種要處置他的意思表露出來,那麼他們要確保馬上就能拿出踩住他們痛腳的事實。

薑雍又道:“顧閣老,下官還有話說。”

“講。”

“是。顧閣老可還記得福親王在君前狀告張秉用一事?”

這也就是去年的事。

“你是說官銀走私一案?”

“不錯。”薑雍解釋了一下,“事後來看,官銀走私一案福親王並沒有告錯,隻不過聖意難測,皇上有其他的考慮。張秉用立朝十年,也算是有本事的,叫他過了那一關。不過自那之後福親王與張秉用就分外不合。

現在的日本戰事開啟之前,張秉用便全力支持陛下,這雖說合乎了聖意,但其中也不乏有支持日本總督陳朝瑞的意思。若有一日,真叫他們坐大,那國本之事,亦有不穩之危啊!”

儲位空懸,始終是他們這幫人的心頭大事,可以說是一日不定,則一日不安。

薑雍的意思也很明顯,陳朝瑞是三皇子的舅舅,

皇上那邊呢,又遲遲不下決心,

萬一真有什麼變故,

不僅是福親王遭殃,他們這些人的仕途也算是走到了盡頭了。

而且站隊已經站完了,總不能左右橫跳,除非出現大的變故,否則他跳到哪邊人家會信他?

顧人儀端坐於主位之上,他胡子動了動,“你的意思是,先由福親王出麵。”

“正是。福親王本身就與張秉用不合,這一點皇上知道,自然也不會多心,張秉用那邊也不會對閣老多心。若是不成,不過就是不合加深一些,也不會怎樣。若是成了,福親王威望更高,還是一箭雙雕之舉。”

眾人聽他講到後半句才眼睛一亮。

“好一個一箭雙雕!”範玉昌讚道,他立馬拱手,“閣老,下官覺得大司徒之言頗有道理,隻要穩妥處置,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薑雍又追說:“而且現在二殿下、三殿下都不在京中,正是當有作為之時。”

顧人儀朝王廷相看了看,後者沒有明顯反對的意思,

畢竟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一箭雙雕。

“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