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次日,曹操就召見各路諸侯,宰牛殺馬,商議推選盟主和進兵之策。羅軒和郭嘉則有公孫瓚特許跟隨。
初次見到曹操,羅軒也不禁仔細觀察起這位流傳百世的亂世之霸主。
闊額、濃黑粗眉、大眼寬鼻,國字臉自有一股威儀之氣,下巴留有幾許短須。一身紅色的大袍,顯得雍容高貴。最讓人難忘的是那雙精光四射的雙眼,怎也藏不住銳利的霸氣,讓人望之心怯。偶爾也閃一兩下寒光,眼神內藏蘊著令人難以索解的神色,讓人感覺他城府極深。
卻不負曹操之名,果不然是被許勳語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人,難怪魏國將來會成為三國鼎立後最雄大的國家。羅軒內心不禁敬佩道。轉過頭看看身邊的郭嘉也是點了點頭,不禁有點鬱悶地輕聲問道:“奉孝可後悔放著曹操這般能人不投而來投軒這無權無勢之人呢?”
“嗬嗬~~曹孟德確有能力讓人臣服於下,然觀這些日子後,嘉以為主公比曹操勝之百倍,嘉又怎會後悔呢!”郭嘉想不到我會這樣問,不過想想之後也便明白,不管什麼人在見到曹操後都多少對自己有點不信心。
“Thanks!”羅軒這才高興輕聲道。把郭嘉聽了頭冒問號,怎麼也想不出這是什麼意思。
這時,曹操說到推舉盟主之事時,河內郡太守王匡出列道:“孟德所言極是,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
曹操拒絕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不過內心卻暗暗得意。
卻見袁紹立起推辭道:“孟德乃發起之人,方可為盟主”
這個人就是袁紹!羅軒想道。隻見他生得方麵大耳,額角寬廣,臉容帶點酒色過度的蒼白。身段頎長,揮有金色戰甲,頗有幾分威嚴的氣質,雖是語言懇切,但兩眼精光閃閃,顧盼生威。
諸候又進紹言,袁再三推辭,眾皆道非本初不可,袁紹方才應允。
公孫瓚這時也不禁有點訝異地偷偷看了下身後的羅軒,隻見此時的羅軒雙目一直緊視著前方曹操,一股威嚴的氣勢也微散而出。讓公孫瓚看了心裏微驚不已,同時也為身邊有個智力非凡的人在而雀躍,內心也隱隱把羅軒和郭嘉擺在同一個高度。
次日築台三層,遍列五方五色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袁紹登壇。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讀畢歃血。眾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
歃血已罷,下壇。眾扶袁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曹操執杯向四方敬酒,行酒數巡後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眾皆稱是。
袁紹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眾皆道惟命是聽。袁紹續道:”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隻見一人一捋衣甲,出列道:“堅願為前部。”眾視之乃是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隻見他眉毛粗長,雙眼有神,臉龐白淨,八字黑須,站在麵前,氣勢不凡,頗有王侯氣概。
自己要不要去提醒他要小心袁術呢。最後想想自己和他又不認識,少一個敵人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這時袁紹道:“文台勇烈,可當此任。”
孫堅得令大喜,立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
散會後,在回帳內路上,郭嘉笑問道:“主公以為這次烏程侯攻克汜水關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