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夫妻竹床(1 / 3)

清晨的竹林是清涼的。

上賜村有一大片的竹林,這裏時有村民來砍竹子回去做竹編。

冬春兩季也常被村民們光顧,先挖冬筍再挖春筍,時不時還來摘幾朵純天然的竹蓀回去燉老母難湯。

竹筍有分大小年,特指春筍。

寧渝與喬茗茗一前一後走過跨越小溪流的獨木橋,站定後望著竹林對她說:“明年是大年,這裏的春筍肯定鱧收,你不是想吃醃篤鮮嗎,今年冬天臘上一塊肉,然後等開春雪化了春雷來了咱們就做醃篤鮮吃。”

喬茗茗欣喜答應,接著又好奇:“你怎麼曉得是大年還是小年?”

寧渝拉她一把繼續往前走,“一般來說逢雙是大年,逢單就是小年。”

“年的單雙嗎?可明年是75年。”

“不對哦,是竹子年齡的單雙。”

寧渝笑了笑,隨手用山鋤把旁邊的野草撥開,露出一條竹鞭來。

他敲了敲說:“聽到沒,聲音脆脆的。這個竹鞭的側芽也很飽滿,明顯是會長筍的竹鞭。”

喬茗茗聽倒是聽不太出來,可看卻能看得出來,指著它和另外一個竹鞭對比說道:“這個竹鞭也更壯。”

“唔,你這樣判斷也對。”寧渝又帶她後退幾步,仰頭看向前方:“其實你看葉子就能看出來的,大老遠看去黑黑的是大年,黃不拉幾的就是小年。”

喬茗茗恍然大悟。

說完,兩人開始爬上山。

她拄著木棍邊爬邊道:“我打聽過了,做竹床做竹編都是用毛竹,咱們這次就找毛竹。”

毛竹山上特別多,但怎麼選也是有講究的。

喬茗茗拍了拍自己身邊的竹子,氣喘籲籲說道:“毛竹的纖維要密,紋路要清晰,必須得要四年往上的毛竹。如果有七八年的成年毛竹當然最好。”

說著,這個瞧瞧那個看看:“這個,這個,還有那個,我覺得都行!”

寧渝拿起柴刀開始砍,含笑道:“你選的不錯,這幾條確實可以。”

喬茗茗立刻叉腰咧嘴笑了。

不過哭的還在後頭,要不怎麼說砍竹子難呢,不是難在砍,而是難在搬。

特別是他們這種必須得一整根竹子直接搬到家裏的更是難了。

喬茗茗和寧渝上山下山走了兩趟,又讓寧渝帶著小弟上山一趟,終於把選好的竹子全部給搬了下來。

她癱倒在墻外的椅子上,累得夠嗆。

望天垂淚:“難怪隔壁黃莊搬杉樹一根能有兩毛,我的天吶這真真是血汗錢。”

喬小弟正在擦竹子,趕繄湊近,驚奇道:“二姐,你這是聽誰說?一根兩毛錢啊,竟然還有這種好事兒!”

喬茗茗頓時撐起身瞪他:“你千萬別起這個念頭啊,你這小身板去了能抗得起樹嗎?”

“一根兩毛!我一天走五趟,可就有整整一塊啦!”

一天一塊是什麼概念啊,每個月能有三十呢。這可跟在城裏拿工資差不多,剛進廠許是還沒有三十。

喬小弟想得出了神,明顯心勤。

喬茗茗給他一個腦瓜崩兒,大聲道:“一根五毛你都不許去,我聽蘋果說好多剛來沒一年的知青因為缺錢,去那裏後不是手傷了就是腿斷了。就算是小心點,安安全全掙到錢的一個月下來也瘦了好幾斤。”

她這話是假的,隻聽蘋果說過有一個知青斷了腿另一個擦了手,但這並不妨礙她誇大其詞說出來嚇唬喬小弟。

這孩子也很虎呢,膽子是兄弟姐妹中最大的。你要是沒把他嚇唬住,他今天晚上就敢跑到黃莊去報名。

知青如今下鄉都有安家費,可費用不多而且一口氣給你發完了。

頭幾個月知青沒適應,賺不到多少工分分不到多少糧怎麼辦?就隻能勤用安家費,把錢花個精光。

哦,還有那種得把安家費寄回家的知青,這個年代城裏也不好過。

這種時候,沒糧沒錢,家裏不但沒有給予幫助還寫信要錢的知青,就隻能去搬杉木。

喬茗茗想起去年冬天,村裏就有兩個知青去搬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