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裏的生意不好做,而且還要評估一下今年的產量。
喬茗茗思索半天,也沒有理清什麼頭緒,幹脆又把這事兒扔一邊,等和薑書記商量過後再說。
夫妻倆前段時間給首都寄去的東西早到了,甚至回信都來了。
最近公社裏有了送信員,他們算是縣城郵局的臨時工,平日負責把縣城裏三日都還沒人來拿的信件送到收信人手中。
寄信也能夠托他幫忙寄,還算便利。
就是寄東西不成,不過這也沒問題,如今誰家東西都金貴,就是一袋瓜子兒都金貴,沒了算誰的呢?
人家郵遞員的工資每個月就那麼些,又沒保險,所以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這項業務就不要開了。
賜裏公社的送信員叫小宋,喬茗茗今天一大早起來幫著蕓蕓忙裏忙外,屬實累的不輕,這會兒正讓寧渝給她按摩按摩呢,就聽到圍墻外頭有人喊。
“喬茗茗,喬茗茗在家麼?”
“在呢在呢!”回話的是寧渝,說完寧渝起身往外走。
小宋笑笑:“我這次來找對了,直接從你們村口的小路進來的。”
喬茗茗半點不想從桂花樹下的竹床上爬起來,隻笑笑道:“那你這次可走錯了,必須得從村裏大路上來才行。”
“為啥?”
喬茗茗調侃:“因為我們村兒今天有人結婚辦喜酒呢,您這送信的剛好經過,人家不得塞給你塊喜餅吃吃讓你帶喜送喜啊。”
小宋恍然:“呦,你要沒說我真不曉得,謝謝喬同誌啊,待會兒我就拐過去走一圈,我還找不到媳婦呢,也好沾沾喜氣。”
寧渝說笑:“你這條件還能找不到,隻要想找估計都能被媒婆踏破門吧。”
多少算個臨時工,還是郵局裏的,往後轉正了就是正式工,是能夠在縣裏參與分房的。
“那哪裏能啊。”小宋把布袋裏的信遞給寧渝,“首都來的。”
繄接著繼續說:“我上有老下有小,爺死了爹死了,隻剩七十多歲的奶,五十多的媽,加上十一三的妹妹以及七八歲的雙胞胎弟弟,就這,誰家樂意把姑娘說給我。”
得,這還真是。
寧渝也是有閨女的,將心比心,誰樂意把閨女嫁給這麼一個家庭的人。
媽都50多歲了,還能有個七八歲的雙胞胎弟弟,那肯定是高齡產子了。
奶奶大概率沒工作,高齡產子還是雙胞胎後的母親身上怕是落下點病。
加上底下的三個弟妹,別看小宋是公社裏的人,而且還有正經工作,可一樣苦。
寧渝嘆氣,問:“你現在住在公社?我在公社都沒見過你。”
“沒呢,我早搬縣城去了。我家情況復雜,我爹原來是印刷廠的,有分一套小房子,還好是隻有他的戶口在縣城,我和我娘幾個的戶口都還在鄉下。他這麼一走,留下我家那些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廠裏也算仁義,沒有把房子給收走,四年前我們就搬到縣城住去了。”
這其實也是為了把那房子占住。
別說他們貪小便宜,家裏這種情況哪裏還要什麼臉麵啊,所以他們戶口還在公社,算是賜裏公社的人,但在縣城卻有房,能夠參與郵局的臨時工招收。
廠裏網開一麵,公社看在他們家孤兒寡母的麵子上也願意睜隻眼閉隻眼。這也算“左右逢源”吧,小宋說著都自嘲地笑了笑。
喬茗茗怪心酸的,琢磨片刻道:“你這每天在鄉下跑來跑去,往後要是有什麼沒用到的票完全可以攢起來,下鄉的時候瞅準機會換換,別的不說,鄉下難蛋總比城裏便宜。”
以前是家家戶戶都沒有餘糧,如今大白米或許還是沒有多餘的,但地瓜土豆和蘑菇幹這些肯定有,送你一袋都沒關係的那種。
小宋眼睛一亮,這倒是個好辦法。
自己反正都要跑的,跑一次辦成兩件事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其中可操作性大了呢,自己換來的東西若有剩餘,還能和同事鄰居換。
接著再把和鄰居同事換的票拿來村裏換,自己賺的就是倒手錢。
即使是兩個難蛋賺一分,但也能薄利多銷啊,自己這完全是順手做的,利人利己。
小宋笑容更加真誠了,小幅度地彎彎腰:“姐,小喬姐,你往後要是有什麼東西需要我送,小弟指定幫你送到郵局去寄。”
喬茗茗:“……”
這態度轉變的,咋就讓她那麼想笑呢?
寧渝拿著信封進來,喬茗茗指了指旁邊竹桌上的喜餅和糖:“給人家小宋幾塊吧,咱們家太多了,吃不完得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