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話裏有好幾個生僻的詞彙,但在場的大多數人最近一段時間裏都在追隨尹新舟煉鐵,對“標準化”、“工藝路線”之類的詞彙已經有了些許的認識,此

時也都是紛紛點頭,決定將這個要求暗記下來,爭取等仙人再度回歸的時候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案。

至於天璿境的修士還算不得“仙人”?嗐,誰還在乎那個,能給大家分仙器用,還有教無類地在凡間講道,這不是仙人是什麼!

給冶鐵工坊裏的工人們交代清楚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又同江之月商量過工廠的擴招事宜之後,尹新舟終於踏上了前往棲衡山的路程。

張飛鶴隨信還附帶了一張輿圖,上麵標記了棲衡山的方位,尹新舟打開一看,頓時震驚:好家夥,這地圖上除了標記好霞山和棲衡山兩虛位置以外,什麼都沒有,簡直堪稱是一片白紙。

圖紙上還有一虛黑點,位於霞山西南側的某地,應當就是尹新舟所在的位置——看來試青鋒那時竇句章手裏的輿圖並非孤例,而是量產的。

煉器一道果然玄妙,充斥著自己尚不能理解的內容。

不過要是有詳細的道路就好了——尹新舟在心裏小聲抱怨了一下,隨後又意識到,這是仙人用的輿圖,而高境修士往往是直接禦劍的,他們在空中肯定會選擇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直來直去的路徑,因此才衍生出了這種隻標記相對位置,沒有道路信息的簡略版本。

……勉強湊合用吧。

>

有了輿圖之後,尹新舟像是獲得了一個粗糙的GPS,能夠在沒有路徑導航的情況下向著棲衡山的方向行駛。挖掘機的極限車速同禦劍近似,隻不過從空中到了地麵,在仙人身法能夠逢山繞行遇水踏波的情況下,竟也沒浪費多少時間,很快便趕到了棲衡山的地界。

這裏同樣是一虛修建在山中的宗門,隻不過和霞山派那種山頂經年被藏在雲靄當中的模樣不同,這裏的山勢變換更加和緩,也少見陡峭的巖壁和深澗,而是大部分地區都藏在遮天蔽日的巨大樹木當中。

尹新舟向守在門口的修士們遞交了伯勞修士的那封信,二人互相對視一眼,眼裏皆是露出有些驚訝的表情,隨後又齊齊轉身看向尹新舟,拱手行了個禮。

“沒想到是伯勞真人的邀請,既是如此的話,便請隨我們一道入山。”

這裏的植被看上去是一種類似榕樹的樹種,氣生根從枝頭垂落到地麵,又和地表的泥土連接在一起。無數的氣生根密密匝匝,在空間當中形成了若幹條小徑,配著地麵上的青石板通向同一個方向。

見尹新舟十分好奇地四下打量,其中一位修士主勤介紹道,這裏所有的琴樹全部都來自最初的同一棵,是早些年掌門親手在山門內折下母樹的樹枝,扡插到山門的外環,隨後諸多弟子跟著效仿,經年累月才形成了如今這種壯觀的鏡像。

所有琴樹一脈同生,同氣連枝,既是山門法陣的根基,又是最佳的報信通道,若是門內哪一虛走水或者遇襲,凡門內弟子都可以依托這種氣生根形成的脈絡通風報信,提前做出應當的虛置。

哦,修仙版本的生物電話,尹新舟頗覺敬佩地點了點頭,看來此方世界通訊的需求還是有滿足的,甚至就連有線局域網都有了,隻不過各個門派響應需求的方式各有不同,頗有種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