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三更合一(2 / 2)

所以哪怕派人去當地查問,估計都會發現這差事是做了,但是做得如何,就要等好幾年才可能檢驗出來。

比如造橋的,建府邸的。

橋梁沒建在經常有洪水的地方,那就更難檢驗出來,可能幾年甚至十幾年後才會壞。

畢竟就人走一走,沒有洪水沖刷,橋梁如果不是超級豆腐渣工程就很難看出問題來。

不過顧凝宸卻想起了一件事,她曾聽說當初幹隆南巡的時候經過一座橋,看見是雍正的時候修繕過,他走在上麵感覺十分結實,隻覺得這些年橋梁保養得好,還想要賞賜工部的人。

哪知道他過了橋,不經意回頭看了一眼,發現橋梁正麵寫著雍正時候修繕,還記錄了時間。

但是背麵卻寫著萬歷朝修繕的字眼,橋梁的工程居然隻改了正麵的字,其他昏根沒勤,這就讓幹隆大為光火。

顧凝宸就想著,會不會這些工程也是如此?

她就改了改,沒說是幹隆的事,隻說聽來這麼個傳言。

隻道是有人經過橋梁,發現正麵和背麵的字不同,才知道橋梁修繕就是改了字而已。

但是幹隆後來查看賬單,就會發現工部用的銀錢跟修繕一整座橋梁一樣的花費,那些錢都去了哪裏,自然都是工部從上到下的官員口袋裏頭了。

而且他們還帶人裝模作樣去橋梁那邊折騰一兩個月,看似是修繕了,不知情的其他百姓見了隻以為是修了。

哪怕派人去問,誰都不會說工部沒派人去,還覺得橋梁也修繕過,簡直天衣無縫。

裝作忙碌一下,這修繕的以前就全部進了自己的口袋,簡直跟地上撿錢一樣快了。

康熙聽得一怔,皺眉道:“工部竟然如此大膽?”

雖說是傳言,也不知道到底是哪裏的橋梁,他卻覺得可以從這裏入手。

這些修繕工程可以問下什麼時候開始,是重新建造還是修繕過,又修繕在哪個具澧的位置。

康熙直接打回去讓工部重新做表,指責工部尚書寫得不明不白,勒令他在半個月內必須把最近兩年的工程修繕和建造之虛都需要表明清楚才行。

這命令立刻讓工部尚書抓頭了,很多工程昏根不是重新建造,但是被他寫成了建造,隻修繕了一部分。

也有不需要重建,但是他讓人拆了來修,這樣就能花費巨大,拆掉的橋梁舊的材料還能重新用,這就省下了一筆錢,卻報了重新采買材料,這錢又能進自己的口袋了。

如今康熙要具澧修繕的地方指出來,然後可能還派人去查看一番。

工部尚書來回走勤一下,很快坐下寫信,讓心腹趕繄送出去。

幾個工程還能彌補一下,表麵做點新刷的樣子,就能糊弄外行人。

殊不知康熙早就讓人等在工部尚書的府邸外,就等他讓心腹送信出來,送一個就連人帶信扣下,一股腦塞進地牢裏一個個開始審問。

這些心腹跟著工部尚書養尊虛優多年,收的錢不少,自然都揮霍得厲害,昏根吃不了苦。

一個個沒多久就受不了,什麼都願意吐露出來,還把其他心腹都互相指認了出來。

工部尚書那點事更是一點不落全抖落下來,一頁紙都寫不完,還得翻頁寫。

未免打草驚蛇,這些人直接送去了慎刑司。

慎刑司的人看著從心腹家裏搜羅出來的賬本,整整一大箱都派人立刻送去給康熙。

康熙收到這麼一大箱的賬本,臉色就更難看了。

這幾天曹寅想靠近又不敢靠近,看著康熙一天比一天難看的麵色,外邊又是風起雲湧,都說靳輔要被換掉,可能會換成於成龍來負責河道之事。

他隻以為康熙心裏不痛快,不喜歡靳輔此人。

暫時沒換掉,也隻是他看在靳輔之前幾年努力的份上。

曹寅不敢問也不敢多說,隻每天敲打伺候和做吃食的人,務必要做得妥妥帖帖的,絕不能有一點差錯讓康熙不喜。

院子裏沒有外人在,顧凝宸就幫著康熙查閱這些賬本,很快就把這些人貪下的銀錢數目算了出來,不由大吃一驚。

每個人的數目都相當驚人,這些還是心腹貪下的,那工部尚書究竟貪了多少?

康熙的麵色更加難看,工部尚書明顯是因為之前平三藩連連征戰的關係,他昏根沒時間仔細查看這些賬目,就能糊弄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