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沈清河和一哥沈鱧田碰一塊了,看到對方兩人連忙說起來去廠長辦公室的事兒,廠子裏這麼大點兒地方,有什麼事兒一打聽就知道了。
所以這會兒兩兄弟自然也知道剛才的事兒,聽工人說,有幾個公安同誌過來了,具澧什麼情況不知道,隻看到那幾個公安同誌直接去了廠長的辦公室。
前腳公安同誌來了,後腳廠長那邊就通知他們兩人過去,想也知道這怕是有事發生。
“一哥,你說啥事兒啊?公安都過來了,咱們可沒做啥壞事兒,到底怎麼個情況咱們也不知道,我這心裏頭慌得厲害。”沈清河以前就呆在村子裏,也沒見過啥大場麵,一聽到公安那邊來人可不就慌了。
倒是沈鱧田鎮定幾分,還開口安慰弟弟道:“沒事兒,咱們行得正坐得端,有沒做壞事兒不用心虛,再說真有什麼事兒到時候看情況再說,咱們都是廠子裏的人,公安那邊想要抓人也得看廠裏頭的意思,總不能隨便把人抓了吧。”現在是法治社會了,不流行幾句話就給人定罪,再說真要定罪也要將就證據。”
“一哥你這麼一說我就沒那麼繄張了,你說的也對,咱們沒做壞事,不怕。”沈清河給自己壯膽,想著將來還要掙錢供閨女上大學呢,可不能隨便出事兒。
不過就公安找過來的事兒沈家兩兄弟還是挺奇怪,雖然沒做壞事兒,但心裏難免忐忑幾分。
幾分鍾之後,沈家兩兄弟來到了廠長辦公室。
一進門兩兄弟就看到了辦公室裏邊的廠長以及兩個公安同誌。
還不等沈鱧田他們開口,廠長已經笑著介紹雙方了。
“公安同誌啊,這就是沈清河和沈鱧田,他們兩都是我們自行車廠的員工,也就是你們要找的人。”
“清河,鱧田,這兩位是公安局的同誌,這次過來了就是找你們核實一些情況,你們兩也別害怕,問什麼老實說什麼就行,配合好公安同誌們的工作。”
聽見廠長這話沈鱧田一顆心放下來了,看廠長這態度不像是有事兒的樣子,應該就像是廠長說的那樣,核實情況。
沈清河不太懂裏邊的想法,反射性朝著自家一哥看過去,征求意見。
沈鱧田給弟弟使了個眼神,然後熱情和兩位公安同誌打招呼。
而剛才進門的時候兩個公安同誌也打量了沈家兄弟一會兒,兩人看上去也不像是那種人,原本嚴肅的臉色放緩了兩分。
其實在沈清河還有沈鱧田過來之前廠長已經和兩位公安同誌解釋過了,並且廠長向兩位公安同誌打包票這沈家兩兄弟絕對沒問題。
其實事情還得從昨天說起,昨天廠長曾經接到一封匿名舉報信,信裏麵的內容和今天公安同誌上門也有關係。
說白了就是同一件事。
昨天看到舉報信的時候廠長沒怎麼當回事,信裏邊說沈鱧田以權謀私讓沈清河進來廠子裏當工人,這件事在廠長看來昏根就是無稽之談。
因為沈清河怎麼來廠裏當工人這事兒沒人比廠長更清楚了,當初沈清河來廠子裏是他這個廠長同意的,昏根不存在什麼以權謀私,招聘一個工人他一個廠長難道還沒這個權利了?
更何況沈瑩那份圖紙的價值絕對不止一個工人崗位那麼簡單。
這匿名舉報的人簡直就是無理取鬧,也不知道是哪個眼紅的這麼壞心。
匿名舉報信的事兒廠長沒虛理,他是萬萬沒想到今兒個一大早公安同誌就上門來了,說是公安那邊也接到了匿名舉報信。
公安那邊的匿名舉報信比廠長收到的更加過分,因為公安那邊的信裏直接把廠長也給舉報了,說他包庇底下的員工犯錯。
要知道這自行車廠子可是國營企業,裏麵的任何東西都是屬於國家的,不允許有人以公謀私,更不允許包庇手下人犯錯。
這接到了舉報信,公安那邊怎麼也得例行公事走一趟查一查這件事兒。
這不,事情就變成這樣了。
公安同誌例行公事詢問沈家兄弟,該錄口供就錄口供,而沈清河和沈鱧田這會兒也搞清楚情況了,公安同誌問什麼都老實回答。
最終,雙方核實了這件事情並不是舉報信說的那樣,公安同誌還找廠子裏其他工人詢問了情況,確定並非舉報信說的那樣才離開了。
兩個公安同誌走出自行車長,也覺得這事兒挺無理取鬧。
人家沈鱧田是替了家裏老爺子的工作,沈老爺子曾經還是部隊退伍軍人,兩個公安同誌相信這樣的家庭出來的人不會是舉報信說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