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二年秋。
涼州某虛蒼茫大地之上,數百人呼嘯過境,一名年過不十歲有餘的孩童正在數百人的陪伴和護衛之下追逐著一支不知道從哪兒弄出來的兔子。
手中不斷彎弓搭箭,一連射出十二箭,然後眼睜睜看著那兔子跑遠了。
同時還有一名被誤傷的護衛也正在哀嚎不止。
當那頑童勒住戰馬的時候,在他的身後還齊刷刷的出現了大大小小數名和他年紀相彷的稚子幼童們。
這些人自然是不用多說,就是那前來涼州遊歷的劉禪此人。
既然來到了雍涼之地,劉禪覺得自己怎麼也得好好學學那騎射功夫,尤其是趙雲乃是他父親麾下資格最老的騎將。
這等良師他自然是要好好學學的。
然後...劉禪在被戰馬摔下來三五次之後果斷放棄了這個想法,不過他還是另辟蹊徑將自己綁在了戰馬上。
之後要學習騎射!
自從他開始學習騎射之後,他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數百名仆從如今就已經折損了半成之多。
一桿落日半石弓讓他用得堪稱恐怖,十步之內十射九不中,十步之外中的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開始趙雲還覺得是自己教導的有問題,但是當換了幾位騎射和馬衍先生之後,趙雲明白了劉禪為何學不會了。
那完全就是沒這個天賦....
“當年主公雖然也沒有騎射的本事,但一手雙股劍那也是縱橫疆場的,怎麼到了少君這裏就半點勇武之風都沒見到呢...”
此時趙雲在外圍看著那還被眾人簇擁著的劉禪,也是忍不住一陣搖頭嘆息。
而在他的身邊則是這劉禪的兩位先生,大儒孟光以及劉備的心腹近臣簡雍了。
“身為少君,日後乃是人主,騎射不過是遊獵玩物罷了,不會反而跟好。
這馬衍...難不成日後我大漢還需要少君親自上陣廝殺不成麼?”
孟光的想法依舊是那麼的簡單粗暴,隻不過簡雍也是依舊和他看不對眼。
“我大漢雖然是以孝道立國,但身為劉氏子孫如何能夠沒有勇武之氣?
若是如此,我等帶他來這裏幹什麼!”
“你這是強詞奪理,我等完全沒有必要帶少君來此險要之地,正所謂君子不立於危墻之下。
少君如此身份,隻需要明悟德行道理即刻,何須在這裏領略雍涼苦寒?”
“就算是主公,他也是出身北疆苦寒之地!”
“所以主公才要匡扶漢室,讓天下再無百姓受那鋨寒之苦!”
眼看著兩位這就又要吵起來了,趙雲也是一臉的無奈,隻能不斷的拉扯打著圓場,就以趙雲這種寧折不彎的性子。
連劉關張都沒能給他彎過來的情況,為了照顧劉禪和他的這兩位先生,趙雲都學會打圓場了...
這不得不說是個意外之喜。
隻不過他的勸說也不怎麼樣,很明顯是拉扯不開的,而此時卻又看到劉禪一臉無奈的策馬而來。
那有些落寞的神情似乎也證明著剛剛他的身上發生了點什麼。
“少君這是.....”
“哎,巨師和法邈又吵了起來,如今兩人互不相讓的。”劉禪說完這句話之後也看到了那針鋒相對的兩位先生,頓時臉色就更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