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420長江學者評審(1 / 3)

第349章 420.長江學者評審

高風此時正在家裏寫文章,熊華信把數據發過來了,是關於原發組和轉移瘤的基因組與轉錄組的進化,這方麵的數據信息很多,他需要自己歸納整理一下。

說實在的,寫文章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特別是想發頂刊的時候。好在高風有係統,適當的參考極大的提高了他的效率,要不然就這一篇文章至少需要3個月的時間。

鮑院士特意說了,時間上不要操之過急,囑咐他一定要耐著性子保證文章質量,把這篇專題好好的給做下來。

如果七個章節都能在自然上發表,那造成的轟動將是巨大的,目前雖然隻發了2篇,國內已經引起了不小的影響。

鮑院士大家自然知道是誰,這個第一作者高風是何方神聖?現在有很多人已經記住了他的名字。

“要我說,肯定是跟鮑院士有什麼特別的關係。”京大的一位教授不以為意的說道,“這樣的事情我見多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老孔,可不能這麼說,萬一是人家真優秀呢。”旁邊的一個白白淨淨的教授說道,“咱們又不是搞醫學的,跨專業的事情還是不要亂說為好。”

孔姓教授聞言撇了撇嘴,等後者離開後他才發出了不屑的冷笑。

“這個黃家祥可真夠虛偽的,不就是想拿到鮑院士那一票嗎?還在這教育上我了!”

周邊的幾個教授對視了幾眼,都沒有出聲,姓孔的教授感覺有點沒勁,便也拍拍屁股選擇了走人。

等他走遠後,剩下的幾個人開始交談了起來。

“老孔的這張嘴真是早晚要吃虧。”一人說道,他對孔姓教授有點看不過去,整天在辦公室說一些刺刺撓撓的話,也不知道哪裏來的那麼多負麵情緒。

“老孔一直評不上正教授,估計心裏有怨言吧。”一個資曆老的教授清楚原因,“不過怎麼說呢,主要還是他自己不爭氣,手裏拿不出什麼東西。”

“黃教授來的晚,卻後來居上,我估計他心裏也不舒服。”

“是啊,他本來就心眼小。”

看來這個孔姓教授在這邊不太受人待見,這麼多人沒有一個替他說話的。

“我剛聽老孔說鮑院士那一票,這是怎麼回事?”一個有心人問到。

“嗨,還不是那個長江學者的事。”有人給他解答道,“今天馬上就要推舉了,黃教授希望很大。”

他一說大家都不吭聲了,在這這麼多人,比黃教授優秀的不少,但架不住人家年輕,他們大多過了年紀了。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是中國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青年英才開發計劃”等共同構成中國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體係。“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是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引領性工程。

1998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李嘉誠基金會共同啟動實施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2005年6月,獎勵範圍由內地高等學校擴大到港澳地區高等學校和中國科學院所屬研究機構。在2012年3月,教育部啟動實施新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在申請方麵有著年齡限製,申報當年1月1日,自然科學領域、工程技術領域人選年齡不超過45周歲,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人選年齡不超過55周歲。

黃家祥教授今年剛40歲,明顯是符合條件的。

“這個黃家祥也是個逢高踩低的。”有人輕聲說道,“老孔嘴巴是臭,但很少空穴來風。”

在座的不說是千年的老狐狸,也是人精,甚至職場中沒有朋友,同事永遠隻是同事。你要是把同事當朋友來對待,早晚會吃虧的。

黃家祥的確是喜歡捧高踩低,但大多數人又何嚐不是呢,再說人家的確是有拿得出手的學術成果,在心裏可以鄙視幾句,張嘴指責就有點過了。

長江學者每年聘任特聘教授150名左右,聘期為5年;講座教授50名左右,聘期為3年;青年學者300名左右,聘期為3年。

黃家祥自然競爭的是特聘教授,全國每年就150名,分到各個地方和高校自然是僧多肉少,但京大畢竟不是無名之地,每年總能評上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