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們為何要幫袁紹?當年我們在徐州,如果不是袁術犯我邊界,豈能丟了徐州。”
想起因為自己好酒鞭打了呂布嶽父,從而丟了徐州城,就懊惱不已。呂布已死,他當然要把這口氣,出在袁術身上。
劉備在馬上道:“三弟有所不知,如今袁術北上,身懷傳國玉璽。袁紹之所以接應袁術,不是念所謂的兄弟之情,而是為了圖謀傳國玉璽。
曹操必定,也會把目光盯在這上麵。無論他們誰得到傳國玉璽,無疑將會增加許多政治資本,對即將發生的袁曹之戰更為有利,所謂出師有名,就是這個理。”
麴義騎馬,在劉備右邊,疑問道:“主公是不是,也有意爭奪傳國玉璽。”
“沒錯,此次曹袁之戰,就是天下二虎最後的比拚。同時也將決定,誰最終統一整個北方。天下諸侯目光,現在都聚焦在這裏,誰是最好勝利者,誰就是最強諸侯,到那時我們就危險了。
但如果我得到傳國玉璽,以我的身份,在配合血召和漢室印璽,恐怕會立刻成為,真正的我皇代言之人,我們將會無往不利。
將來不管是袁紹還是曹操統一了北方,我們都有了抗衡的政治資本。”
經過劉備的分析,張飛和麴義才意思到,傳國玉璽的重要性。不過奪取印璽並不算那麼簡單,而且要在沒有一定實力前,憑幾百騎兵保住傳國玉璽,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劉備總結性開口道:“所以我們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奪取傳國玉璽,殺掉袁術和袁尚二人。這二人留下來,實在是個禍害。然後就是,一路上保住闖過玉璽”
“是大哥(主公)。”張飛和麴義頓時鄭重的回答。
*****************
青州雖然是袁譚占領,但是也僅僅局限於,北海、東萊、琅邪急郡,其它如泰山、魯國、任城都在曹操軍掌握著。
袁譚曆史上雖然兵敗,但確實有幾分才能。能跟曹操虎口奪食,穩占青州一半地盤。雖然有袁紹支持的原因,但是其才可見一般,不過袁譚賞罰不公,用人不當,始終不能成大器。
袁譚三十多歲,比劉備實際年齡還大些,長相繼承了袁紹的英武。由於長在戰爭第一線,比之袁尚多了幾分硬朗和雄壯。
袁譚對劉備非常重視,冀州發生的事情,已經傳進了他的耳朵。袁譚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政治契機。早就對袁尚不滿的袁譚,已經把劉備當成了最大的盟友,親自出城迎接。
“袁譚拜見大將軍、漢中侯。”袁譚帶領青州文武,出門十裏迎接劉備,以示重視。
張飛道:“袁譚比袁尚那陰狠的小子,懂禮多了。”
麴義也道:“大公子袁譚,是袁紹三子中,最為出色的。隻是帶有世家子的毛病,看中出身,寵愛親信用人不公。”
劉備聽二人評價袁譚,也不說話。隻是快速上前下馬,然後扶起袁譚道:“顯思不必多禮,今本侯受你父之邀,助你迎接袁術。時間緊迫,還是快快帶我入城吧。”
袁譚見劉備雖然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但也未對自己冷淡,頓時覺得有戲,劉備可以拉攏。
“沒想到漢侯如此年輕,真是讓小侄驚訝,小侄已經在城中備好酒菜,為漢侯接風洗塵。”
袁譚不僅納悶了,劉備完全是三十剛及的年輕人啊。張飛跟自己年齡差不多,都是三十五六了。怎麼三人結義,還以劉備為首呢?
劉備看袁譚疑惑,也不解釋,反正穿越自帶福利,返老還童這件事,是沒法跟別人解釋的。
不過,袁譚也僅僅是疑惑。最後見劉備,沒有拒絕他的好意,頓時就帶著眾人進城,七百騎兵也被安排到城內的軍營休息,自然是好酒好肉招待。
當晚,劉備張飛和麴義,在袁譚的招待下,大吃大喝。劉備不提救袁術的事,袁譚更不會去提。最後到得天黑,三人就被袁譚,安排到一處宅院去休息去了,一連三天,都是胡吃海喝。
直到袁尚來到,幾人才聚集一起議事。
“哼,一連幾天,大哥你們還沒商量個結果嗎?”議事廳內,袁尚還是一副公子做派,對劉備和袁譚表示不滿,好像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了。
袁譚腰上挎劍,周圍都是親信士卒,身披鎧甲,一臉的殺伐之氣。“哼,二弟你記住。這裏不是鄴城,輪不到你來撒野。議事重地,誰敢在藐視軍法,以下犯上,立斬不繞。”
袁譚一番話,把袁尚嚇了一跳。頓時俊秀陰鷙的臉上,一陣怒氣。但看著周圍袁譚親兵,又有點麵色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