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不禁大喜,廖化曆史上,可是自己的死忠派。把他放在關羽身邊,確實有點屈才了,反不如放在自己身邊調教。廖化現在剛到二十,培養幾年,到時又是一員名將。
廖化見劉備沉思不答,以為劉備不願意收留。於是又道:“化雖出身低俗,但有一身好武藝,也曾讀過一本兵書。化早聞皇叔仁名大義,今生非皇叔不投。”說完,再次下拜。
劉備見此,暗罵自己走神。慌忙扶起廖化道:“元檢誤會了,備隻是一時欣喜而已,今天能得元檢,剿滅叛賊,恢複漢室指日可待,哈哈。”
廖化聽後,大喜道:“此生,必定以死,相報主公。”
“嗯,元檢嚴重了。不知道還有親人在世否?”劉備問道。
廖化一愣道:“我母親在山上,如果不是擔憂母親,我早殺了杜遠。此人貪財好色,不講忠義,實為可恨。”
廖化一臉咬牙切齒,看來平常沒少受杜遠的氣。劉備見此一笑道:“走吧,回山救出你的母親。”
“主公,這杜遠雖惡,但畢竟對我有收留之恩。雖然利用居多,但不得不報,還請主公允許我把他安葬了。”廖化懇求的道。
劉備一笑,滿意道:“嗯,元檢果然忠義,自然可以。”
隨後先是尋了處高地,用把杜遠的屍體,用竹席裹了埋起來,然後又弄快樹木,做塊樹碑。
最後,劉備就進了山,先是接出廖化母親,收拾些金銀細軟,派士兵送回古城。陳到在廖化的指點下,也尋到一大批草藥,“漢侯,這裏有好多藥材,足夠了。”陳到一臉喜道。
“嗯,叔至你先用麻袋捆了,騎著馬先駝回去,救人要緊。我和元檢,來善後。”劉備安排道。
陳到急救父親,聞言也沒推遲,帶著藥材慌忙就走了。此時廖化道:“主公,此處還有一女,乃是蔡邕之女,上次被杜遠強截上山,要不是我阻止,他早下毒手了。”
“什麼?蔡邕的女兒?”劉備頓時大驚。
廖化肯定道:“是的,她說自己是蔡琰,手裏還有焦尾琴,絕對沒錯。”
“快帶我去。”
“是,主公。”廖化趕緊帶著劉備,走向關著蔡琰的屋子。
不是劉備,仰慕蔡琰美色。而是蔡琰,實在非同小可。蔡邕是當代大儒家,在儒門和士家內,都有很大的名望。當初董卓進洛陽,還得請蔡邕來為官,以平息輿論,可見蔡邕的名望之大。
而且蔡邕是個有遠見的人,當初董卓死了他痛哭,不是因為他感激董卓,而是因為少了董卓壓製,天下群侯必然大亂,在不會同心協力,漢室也將奔潰。
如果蔡琰站在自己這邊,那就有了一張王牌,一張增加自己人望的活招牌。到時士族豪門,也好對付的多。
並且,本身他對蔡琰是非常佩服的。蔡琰一生顛簸流離,但悲慘的遭遇,並沒有打擊到她的信念,反而堅強的活下來了。她隨遇而安,三次嫁人,都是對丈夫忠貞不二,相夫教子賢惠之極。
她又激流勇進,在悲慘的遭遇之中,挺起腰杆,堅持做人的原則和誌氣。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創出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悲憤詩》。
可劉備就是不知道,她怎麼出現在了這裏。按曆史來說,她今年是二十五歲,此時應該在河套流浪。曆史上是兩個月後,春收之時,羌胡番兵乘機掠擄,把她給擄走了,最後嫁給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但蔡琰卻出現在了汝南,這是什麼情況?
帶著這些疑問,劉備見到了蔡琰。蔡琰確實很美,如同一朵潔白優雅的蓮花。
一身潔白的素顏,並沒有多少慌張,反而神情淡雅的,扶著爛了尾巴的琴,劉備想是焦尾琴。
“蔡琰姑娘。”劉備輕叫一聲,好似不想打破眼前的安靜。
‘吟..’琴停,聲卻未絕,恍然有點繞梁三日的感覺。
蔡琰看著劉備,慢慢起身,雙手放在腰間,微微彎腰,低頭行了一禮道:“多謝英雄相救,敢問姓名,昭姬銘感五內。”
劉備還了一禮,謙虛道:“嗬嗬,蔡姑娘不必多禮。在下劉備,如今隻是順手而為,開始亦不知道姑娘在此。”
“劉皇叔?”蔡琰一愣,美目裏三分感激、三分驚訝,隨後喜笑顏開,不帶一絲雜質,誠摯的道:“沒想到,在此荒山野嶺,亦能得見,聞名天下的漢侯之麵,實在是小女子的福分。”
“嗬嗬,應該是備,得幸見到小姐才是。小姐才德兼備,心胸亦不輸男子,備欽佩。”
蔡琰一笑,落落大方的道:“皇叔不過剛見到昭姬,怎知昭姬之德?”
劉備笑一聲道:“哈哈,其一,姑娘身處賊窩,亦能安心撫琴,膽略自然是異於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