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一)(1 / 2)

“哈哈,皇叔多日不見,風采更勝往昔啊!”袁譚一直在青州主事,跟臧霸交鋒,所以比之袁熙和袁尚少了幾分嬌氣,多了幾分剛猛。

劉備麵帶笑意的道:“公子眉宇舒展,舉止得意,可是對備的禮物滿意嗎?”

袁譚一聽起那件特殊的禮物,頓時開口道:“哈哈,知我者皇叔也,皇叔今日之厚賜,譚永記在心。以後倘若譚有成,絕不敢遺忘皇叔恩德。”話裏的意思,彼此都明白。

劉備可不信他開空頭支票,一笑道:“嗬嗬,這個不妨以後在談,眼下還是破曹要緊。隻要破了臧霸的青州兵馬,以後公子在青州無憂已,就是占取青州也不是問題。有此功勞,袁公豈能不喜?冀州上下還有哪個敢質疑公子?”袁譚因一直在青州,所以跟冀州大部分官員的關係,並不是很好,隻有郭圖等少量人支持。

袁譚聽到這裏得意一笑,不過隨後就擔憂道:“但臧霸可不是易與之人,我與他在青州鬥爭幾年,說句喪氣話,如果不是靠著兵精糧足,實不是臧霸對手。皇叔你說的那個內應,可靠可行嗎,是誰?”

暗笑袁譚總算說了實話,臧霸善守,能力比之五子良將也不弱,袁譚剛愎自用,是他的對手才怪。

就是有了昌豨這個內應,說實話劉備也沒多少把握。

不生活在這個時代,你永遠難以理解古人的智慧。況且是臧霸和徐晃、夏侯淵三人強強聯手,劉備也隻能做殊死一拚。

不過,劉備為了增強袁譚的信心,就開口道:“大公子放心,備向來不打無把握之仗。至於說是誰,為了他的安全容備先隱瞞一時,事後自有分曉,還請公子勿怪。”

袁譚雖有些剛愎自負,但是對劉備這個大恩人,還是很尊重的,頓時就開口道:“哈哈,是譚唐突了。皇叔此乃義舉,譚亦不是不明事理之人,理所應當。”

“好,我們就此出兵,爭取一戰而下東海,剿滅曹軍。”劉備開口道,這已經是第二天了,按計劃明天張遼會棄守朐縣,所以成敗在此一舉!

東海城下

陳到騎在白虎寶馬之上,身披白銀鎖子甲,掛著白色鑲邊披風,手裏提著丈二破軍槍,指著城門大喝道:“曹軍聽著,汝南陳到在此,哪個敢來送死!”

“戰!戰!戰!”在為陳到壓陣的張繡帶頭下,身後三千先鋒士兵大聲呼喝。

後麵中軍之中,紀靈指揮士兵為陳到擂鼓助威。劉備則和袁譚坐在車架上,身後是中軍,傾巢而出。

東海城頭上,徐晃和臧霸還有夏侯淵,一人手持大斧,二人手持長刀,身後站的是泰山寇:孫觀、吳敦、尹禮、昌豨。

夏侯淵比較好戰,頓時道:“我去會會這個白袍小將,居然敢如此囂張。”

徐晃卻道:“將軍慢來,這人非常勇烈,我跟他對戰過一次,不過是七十回合我便落敗,堪稱劉備麾下除關張外,第一勇將。”

“如此厲害...”夏侯淵並不是沒腦子的武將,徐晃的本事他是知道的,自己也不能說穩勝他。可眼前這個不出名的陳到,居然能七十回合打敗徐晃,簡直是駭人聽聞了。

旁邊臧霸神色思索道:“我軍兵力並不比劉備弱多少,何以一開始就孤注一擲?難道,劉備有什麼依仗或者詭計不成?”名將不愧是名將,一開始就看中了要點。

徐晃此時開口道:“將軍擔憂不無道理,劉備一直想消滅我軍在徐州和青州的兵力,以助袁紹跟主公作戰,從而讓他安心發展。劉備此人一向狡猾多變,我們卻不能不防。”

徐晃是五子良將中,唯一能把政治和戰爭結合起來對待的統帥,看問題上比較深遠。

“破城用計無非城門之處,這樣吧,我派孫觀、吳敦、尹禮、昌豨四人帶本部精銳八百人,親自看守城門,他們四人頗有勇武,料想無礙。”臧霸建議道。

昌豨此時與三人對看一眼,都是眼中有喜意,一起開口道:“吾等領命。”

徐晃此時看了四人一眼,沒有說話,旁邊夏侯淵見徐晃沒反對,就點點頭道:“那就有勞四位將軍了。”

臧霸又道:“那好,我下去安排青州人馬開始布防了。”

等臧霸下去後,夏侯淵對徐晃道:“公明剛才神色有異,莫不是有何事嗎。”

夏侯淵雖然剛強好戰,卻也多智謙讓,並不是桀驁不馴之輩。

徐晃開口道:“泰山寇雖然我沒有深交,但觀其形色,並不是忠厚可信之人,況且亦不是我軍親信。如此重任交與他們實在不放心,隻是礙於臧霸將軍麵和四人在此,就不便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