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這時還沒答話,就聽蔡瑁突然出聲道:“漢侯有那些市井商賈討好,還怕沒糧草嗎?”
“放肆,漢侯還沒答話,你怎敢胡言。”劉表看似嚴厲的斥責蔡瑁一句,卻在等劉備答話。
劉備向蔡瑁望去,此時蔡瑁身穿甲胄,身體雄壯彪悍,麵目威嚴肅穆端坐不動,手握佩劍閉嘴不言。好像剛才那話不是出自他口,縱然是劉備灼灼的看著他,也沒引起他絲毫所動。
‘蔡瑁果然不簡單,不愧為荊州蔡氏門閥之主。’劉備內心一動。事實上蔡瑁能在荊州掌權十餘年,而且當初力助劉表坐穩荊州,又怎麼可能是簡單人物。
蔡瑁已經猜到了,劉備可能會為甄家和糜家說話,所以拿話來堵劉備的嘴。
士農工商,在這個年代,商人地位最是底下,倍受歧視。而偏偏這個年代,又非常注重名望,如果劉備跟商賈直接扯上關係,傳揚出去小則成為一個汙點,影響劉備的聲譽。大則成為別人的口實,也可以攻擊劉備是貪財圖利的小人。
但如果此時劉備,急忙撇清與二家的關係,不去相助。那麼蔡瑁打壓二家的目的,也就順理成章的達到了,離了兩家的財力支持,劉備豈能長久。
荊州士族向來排外,雖然劉備名望重且兵精將廣,但正因為此,所以蔡瑁等人才擔憂,劉備如果在荊州插上一手,勢必會打亂荊州的局麵。危害到當權者的利益。
所以,不論是蔡瑁,還是堋越都不希望,劉備能在荊州立足。他們選擇跟劉備做對。也是為了維護家族利益,和手中的權力,可見古代家族觀念之深,人豈能沒私心。
沉思片刻,劉備暗覺棘手,這些古人的智慧可真不是蓋的,玩弄政治,唇槍舌劍。全是殺人不見血啊。
“子方乃備之兄,與子仲皆乃徐州名士,雖是商人出身卻儀表談吐不凡,乃備之功曹。甄夫人三位兒子。皆是博學多才,今皆以被備保舉為中郎將,以後蔡將軍的‘商賈’二字可以去掉了。”劉備也不管蔡瑁做何感想,而是語氣稍帶警告之意。
蔡瑁此時內心微驚,劉備身份尊貴。保舉官員實乃正常,看來自己是低估劉備了。
不過麵上,蔡瑁卻不動聲色道:“既然皇叔有言,瑁自當遵從。”說完就又不做聲了。三十來歲,便是心若沉淵。
劉備此時。又繼續道:“糜家是我本家,甄家是袁紹兄所托。而兩家從我反曹以來竭力相助。對備,對大漢皆有莫大恩勳。故兩家雖是商賈出身,但在備眼裏,卻比那些明為忠臣,實則是漢賊的人強上許多。
二家一直以來,因感念備之恩情,竭力相助我抗曹。備本不在乎那些繩頭小利,可有人卻存心為了一己私欲,想謀害兩家,置他們於死地。我劉備於公於私,於情於理,都不會答應。
我劉備雖有仁心,但亦有屠刀。不是為了我劉備自己,而是為了他們能養活軍隊,能助我剿曹,能助我恢複漢室江山,誰若是想動他們,就是我大漢的敵人,我劉備決不饒恕。”
劉備一番話慷慨激昂,連敲帶打。先是提高二家的身份,聲明他們隻是出於恩義報答自己。最後又把二家的功德提高到了,與恢複漢室相關的高度。讓人挑不出劉備的一根刺,還順便保住了二家。
蔡瑁震驚,眼中射著精光,想反駁,可是找不到理由。‘好一個劉備,好快的反應,思維敏捷言辭犀利,劉備不可輕易與之’,蔡瑁內心五味雜醋,難道就任由劉備發展,到頭來害到自己?
蒯越四十上下,一身文士服打扮,古井不波的臉上,此時露出一絲異色,不過飛快的又隱藏起來,不知內心作何感想。他不說話,你就好像忽視了他的存在。
“砰”的一聲,一隻酒杯,被劉表狠狠擲在地上,酒水灑了一地。
隻聽劉表狠聲道:“是誰,到底是誰如此惡毒,盡要置我大漢於不顧,為了一己私欲罔顧皇叔之麵,要置二家於死地,我劉表決不饒他。”
劉備微楞,沒想到劉表突然來這一手,不過看見劉表端坐隻是發怒,卻沒下文,劉備心內頓時明白了。
‘在你劉表治下,發生這麼大的事,你豈能不知道?恐怕是有意替二人遮攔。’劉表並不是簡單
1000
之輩,此時盛怒中,暗暗與蔡瑁飛快交換眼色,不知道什麼意思。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一直古井不波,仿若老僧坐定的蒯越,此時突然道:“稟主公,是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