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三國時代,親情歸親情,友誼歸友誼,恩情歸恩情。[]但是要放到忠君和家族利益下麵,就一切休提了。
伊籍和王粲雖然不得誌,但好歹是一州的高官,讓他們做出取舍真實是難。而劉巴則是由於其在零陵郡,家族權利頗大,行事思索自然少不得顧忌。
這時王粲站出來問道:“但不知皇叔,對荊州如何看。”
此話問出,幾人都是看向劉備。劉備知道這是考驗本人了,若是答複的不好,別說他三人了,便是李嚴和楊儀,馬家人說不定也會有變故。
沉思片刻,劉備便道:“荊州劉表雖是漢室宗親,但不納貢亦不抗曹,直此曹袁相爭之際,卻一味自保,想收漁翁之利,卻無營救陛下之心。
不過,劉景升興義學,辦農耕於民有利,雖無忠,但尚不失其義。備一向尊崇於民有利之舉,故荊州備實不忍讓其墮入烽火之中,連百姓受益。
但劉表年已老邁,不修兵事必遭其禍。如今諸侯林立,眼中隻要城池和兵馬,全無祖宗舊製。備雖有心匡扶漢室,但奈何實力不足。
如荊州有變,備為大將軍,掌天下兵馬大權假節鉞,又受陛下之命,代皇行事,自有權取之,以免遭別人荼毒。而後便以荊州膏腴之地,平定天下諸侯,興我漢室,救我陛下。”
由淺入深,劉備先是分析劉表的義和忠,後是闡明荊州所麵臨的成績。在打出本人的正義大旗,漢室皇叔身份。然後在以大方激昂的口吻,表顯露本人的雄心壯誌。
眾人句句聽的明晰,登時為劉備的氣魄和眼力所折服。更是為劉備的忠心所感。
他們都沒想到,劉備居然開成公布,毫不避諱的把他的意圖暴露給本人,是無腦?還是信任?對於劉備來說,分明是後者。
士為知己者死,王粲和尹籍對視一眼,登時啟齒道:“皇叔威德,吾等拜見主公。”
“二位請起。得二位相助,備如虎添翼,漢室複興不遠矣。”劉備內心大喜,曹老棍子。你的王粲被我搶了。
這時其他幾人,也是瞬間便堅決了跟隨劉備的決計,暗暗決議,當前一定跟緊劉備腳步,效忠到底。
就連年齡還小的馬謖和馬良。此時也是雙眼冒著小星星,崇拜的看向劉備,用稚嫩的聲響喊著主公,這大概是史上年齡最小的臣子吧。
這時就還剩一個劉巴。見眾人目光灼灼的看向他。此時劉巴不見任何慌張,而是起身道:“各位都算劉表麾下。假設此時同時拜皇叔為主,在棄劉表而去以投皇叔。不知皇叔有何對策。”
劉備一愣,不知道劉巴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假設真如他所說,雖然劉表不會與本人翻臉,但恐怕也會對本人防備甚深,當前不利於本人在荊州發展。
突然,劉備撲捉到了劉巴眼裏閃過的一絲皎潔,劉備內心一動,暗笑‘好一個小狐狸,不過還嫩了點。’
“嗬嗬,子初某非考吾呼?千金易得一將難求,各位都是大才,豈能是區區劉表與荊州可比?就算為幾位,得罪劉表或與之停戰,備又有何懼?”
劉備麵無表情,但擲地有聲,豪氣幹雲,不由讓眾人心境激蕩,麵紅耳赤,恨不得立刻為劉備盡忠。沒想到劉備居然如此豪勇,為本人等人不惜對戰帶甲之士過十萬的劉表。
這時又聽劉備道:“不過,備亦不是莽撞之人,自然會做出妥善安排,一不損傷到幾位家眷,二不影響我等之大計。”
眾人聽後,都是點點頭,暗想劉備思索周到,本人是遇到明主了。
就連劉巴此時,也是猛然跪下道:“久聞皇叔自許昌以來,不隻仁德無雙,而且豪情過人,今見果不其然,更有甚皇叔思慮周全。巴今既遇明主,自然甘願效死命。”
“好,好。汝待我如肱骨,備必視各位如手足,今後心心相印,福難同當,恢複漢室。”
“福難同當,恢複漢室。”眾人雖然大部分都是文人,但此時同聲說出,自然有一千金的斷金之感,感人肺腑。
劉備此時啟齒道:“不知各位對於如今的形勢,有何看法。”
之前是眾人在考驗劉備,如今到劉備考驗他們了。
劉巴雖然年齡較小,但卻鋒銳正盛,聞言就啟齒道:“主公如今鏟除黃家,震懾了蔡瑁蒯越等人,但如此尚不至於在荊州立足。
而且如此多人投靠主公,勢必形成劉表猜忌,不如讓機伯與仲宣暫時隱於劉表麾下,為主公從中周旋。而伯常家士族甚大也可暗中為主公,結交荊州門閥,威公、正方則可明投主公麾下,為主公搖旗呼籲,自有士族支持主公,可保兩家無事。
而我來時父親便以言明,如皇叔招納可受之。今拜主公為主,自當在零陵秘密為皇叔預備一番,以備暗棋。”
“好,子初年少多智,所謀乃輔國之策。”劉備欣喜,正愁不知道怎樣安排他們呢。而且劉巴家族在零陵有權利,也是一個暗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