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長沙叛亂(求推薦票)(1 / 2)

建安八年,公元194年春,荊州長沙張武舉兵叛亂,自號長沙侯,脫離劉表,其他三郡卻未有反應。

消息一經傳到劉表那裏,立刻在襄陽引起嘩然大驚,荊州已經多少年沒經曆過戰事了?那些世家門閥害怕張武作亂,殺害他們族人,紛紛上書劉表,請盡快發兵平亂。

劉表先是令黃祖在江夏做好準備,一旦張武渡江,就立即阻攔。可真要是派黃祖去平亂,卻是不現實的,姑且不論黃祖手下都是水兵。單是潘陽湖的江東水軍,就讓黃祖不敢擅離。

而文聘在北方,防備北麵諸侯,那麼接下來,就是從襄陽發兵了。

“主公,張武不過兩萬五千人,仗著臨湖巷才如此囂張,隻要派蔡將軍帶領大軍,在令黃祖派出水兵戰船助戰,張武可平矣。”蔡瑁向劉表建議道,水陸齊下,確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劉表點點頭,正待同意。

不過卻又聽蒯越道:“孫策小兒窺伺我荊州已久,如今更是得了揚州,頗為猖狂,黃祖不可輕動。張武不過是皮癬之患,主公不可輕動啊。”

蔡瑁一聽,頓時看了蒯越一眼,就又開口道:“主公,臨湖巷跟長沙互為犄角,長沙城防守堅固,兵少困怕徒廢力氣,平白折損人馬和主公的威名。”

“這”劉表見二人各持一詞,實在不知如何是好,有心獨斷,但又不得不顧及荊州的平衡,畢竟二家在荊州勢力實在太大。

蒯越和蔡瑁二人大眼瞪小眼,蔡瑁想借此增加自己的勢力,從中博取好處。而蒯越則不願意看黃祖做大,威脅到他在荊州的地位。

二人這邊互扯後腿,其他荊州文武看的一清二楚,但又不好插言。劉表在上麵一時拿不定主意,就這樣僵持了下來。

正在僵持之際。忽然有人稟報大公子劉琦求見,劉表和蒯越蔡瑁一愣,劉琦這個時候來幹什麼?

“讓琦兒進來。”劉表點頭到。也正好讓自己有個思考時間,可以說劉琦進來的正是時候。

“拜見父親。”劉琦進來,以禮行之,又見過荊州文武。

劉表對劉琦雖然沒有以前寵信了。但畢竟是親生兒子,還是比較滿意的。所以就開口道:“我兒前來,可有什麼要事嗎?”

劉琦聽後,在此行了一禮道:“兒聽說長沙叛亂,兒心甚憂。張武不過乃是出生黃巾。蒙父親恩重才得以長沙郡守,其不思報恩,反而為亂我荊州,不忠不義之徒,實在可恨之極。

可近又有江東兵馬為威脅,想必父親出兵不便。固兒鬥膽請征長沙,不破長沙不回還。”

什麼?大公子要去長沙平亂?

眾人一愣,蒯越和蔡瑁都不明白。劉琦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劉表也不明白。不過劉表卻聰明的道:“我兒為父考慮,為父心喜。隻是長沙叛賊眾多,形勢險峻,你要帶多少兵馬,可有把握平定長沙呢?”

劉琦聽此抱拳道:“戰事瞬間即變,怎可言斷。不過兒心中自有平賊之策。隻是兵馬方麵,從我荊州出實有不便。荊州新野劉皇叔。肅有威名,兒請皇叔助戰。必能一舉平定長沙。”

一石激起千層浪,劉琦一言頓時令堂上議論紛紛。首先是蔡瑁反對道:“荊州之事,怎能有他人插手?”

“北方曹操勢大,雖有文聘將軍亦不足,須有皇叔策應。”蒯越也沉不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