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章 寒風乍起(1 / 2)

長沙郡,回來幾天,劉備便實現了諾言,將四季劍交付給諸葛亮掌管。簡雍依然四處奔波,統領四季劍,糜竺、孫乾和陳震,則直屬諸葛亮統管,設辦公之地。

最後劉備又拜諸葛亮為軍師,雖然以關羽和張飛二人為首,軍中人大多不服氣,但還是被劉備強製壓了下來。

反正隻要諸葛亮指揮打贏此戰,那麼一切的不滿就不存在了,軍中向來隻佩服強者,有本事才能得到別人尊重。

到是龐統和徐庶,知道諸葛亮來了,難民相聚慶賀一番。

諸葛亮果然也沒辜負劉備的期望,僅僅來到三天,便摸清軍中情況,做出了應對之策。

軍中大營,諸葛亮對著帥帳內,眾多將領開口道:“吾有錦囊妙計,爾等按其上姓名,各自領取,其後不得擅自交流,依計行事。”

眾人一楞,張飛吼道:“有話就說,少故弄玄虛。”關羽雖然沒表態,但也是眯著丹鳳眼,無聲抗拒。

這時劉備喝道:“三弟不可胡言,退下。孔明就是我們的軍師,軍中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各位拿上錦囊依計行事,有膽敢不從軍師者,軍法處置。”

“大哥...哎..”張飛不明白了,大哥怎麼就莫名其妙的帶個書生回來,不僅把四季劍給人家了,連自己都得聽人家的。

劉備雖然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但他知道諸葛亮的本事,所以就無條件支持。

諸葛亮一笑道:“此戰曹、孫、劉與主公四方角逐,不同於其它戰爭,虛實相間。需將按令行,配合嫻熟,不然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尊軍師令。”在劉備帶頭下,不管是真服氣,還是夾服氣都拿定了錦囊。

關羽更是暗對張飛趙雲幾人道:“眾位還需聽大哥令。按他的錦囊行事,若是不靈驗,我們在回來與他計較。”

眾人無奈。目前隻能如此了,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名將,自然分清輕重緩急。

劉備拿到錦囊回去一看,隻見上麵寫道:“主公可帶龍騎營、與子龍兩千騎兵。還有黃忠,親自帶親衛營北上,暗中潛伏樊城附近。

曹操心大,郭嘉不弱於吾。吾料曹操除鍾繇外,必有奇兵。主公可隨機應變,切記以收取荊州民望為上。”

寥寥數語,包含玄機,劉備也看的似懂非懂。不過,他還是快速準備去了,到第二日,果不其然黃忠和張繡,還有趙雲來道。

“主公。吾等錦囊計上隻寫。今天來聽主公號令。”幾人同時道。

劉備點點頭道:“嗯,整頓兵馬,午時出發,兵進樊城。”最後又叫上了親衛營,劉封、李元霸、昌豨和邢道榮都在內。

長江水麵上,但見千帆競速。船舶足有幾百艘,其中艨艟鬥艦護衛中軍。亦有冒突等艦來回巡視,赤馬則在其中報信。船上軍士巍峨精銳,好不壯觀。

隻見中間一艘中軍指揮樓船,上高有四層,甲板翹起離江麵有四尺多高。上麵有女牆、盾板防衛,中間有瞭望樓鏈接,站有數百弓箭手戒備,凶猛震撼。

特別是船上一杆白底黑字的大旗,迎風招展,格外威武。船上軍士,皆是白衣黑甲,肅然而立。

中央甲板上站立的是一群將領,為首的便是周瑜和孫權。

“江夏黃祖雖是無能之輩,但長沙郡劉備,可不是易與之人,公瑾可有妙策。”

孫權擔憂的道,他對劉備的印象太深了,廬江之戰,讓他喪失了對戰劉備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