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今天在意見樓裏,看見狼月同學發的bug,特別感謝。楊修和王越兩個人物已死,這兩章由於筆誤,又寫到二人,抱歉。肉包會找立即修改bug,望大家體諒。
梅鹿廳中,眾人聽著王粲分析,慢慢開始明白了過來。
這簡直是一箭雙雕啊,雖然王粲身為荊州本土派,未免有些私心,但是卻不能否認,他說的確實很有道理,而且在場的哪個人,又能全無私心。
劉備也知道這些,可是正是他們有了私心,自己才能完全駕馭他們。
此時就連諸葛亮,也不得不對王粲,刮目相看,建安七子之名,卻非虛得。
“嗯,仲宣所言有理,當初我讓你們尋找前朝大臣,現在有幾人了。”劉備開口道,他卻是早知道王粲的才能,和劉巴都有得一拚。
“回主公,前朝主動來投靠的,有十幾人,官位各不相同,我們找到的重臣有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子蘭,他們之前在朝廷都有很深人望。”此時簡雍開口道,這件事之前是他接手。
“差不多了。”劉備滿意的點點頭,在加上伏完董承二人,親皇一係確實實力不凡。
隨後,劉備又向王粲問道:“那荊州勢力,該如何安置。”
其實新立朝廷,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特別是處於劉備目前的情況,他必須要考慮全盤。否則一個不甚,很有可能,就會被曹操和孫策的兩份檄文,給打下神壇。聲望大跌。
隻見王粲抱拳道:“主公,荊州大致勢力可分為三派,一是劉表任時的世家大族,這些人在主公來後,雖然勢力有所縮減,但底蘊深厚,仍是第一大勢力,也就是本土勢力。
第二部分。就是外來豪族,他們因為背井離鄉,又是昔日家鄉大族,有識之士。所以僅僅團結到一起,包括鹿門書院,麾下士學之人眾多,也有很強的影響力。
第三部分,也就是主公一派。如我等荊州寒族,又如元皓先生、子敬先生,當然還有軍方的眾多將軍。”
劉備讚賞的看著王粲,點頭含笑道:“仲宣分析的很透徹。不過,其中又該如何劃分。”
其實王粲應該還有話沒說。那就是第三部分的勢力,就算是絕對忠誠自己。也要給予足夠好處,否則以後誰還會忠於自己。
王粲一笑,看著諸葛亮道:“主公,我想孔明軍師比我更清楚。”
劉備一愣,頓時明白了,王粲這是在踢皮球呢。他不願意幹這得罪人的活,否則以他的背景,恐怕朝廷起了分波,劉備想保他也難。
諸葛亮對王粲狠狠一瞪眼,你這家夥倒是狡猾,王粲無奈一笑。
“好,那孔明你來說。”
劉備也知道王粲的難處,而諸葛亮不論是他的背景,還是他的能力威望,由他說出來,的確在適合不過。
諸葛亮無奈,隻有開口道:“回主公,這多方勢力糾纏,要做到細致平衡,短時間內恐怕思慮不周,我也隻能為主公推選出合適人選,然後在細細商談。”
“嗯,但說無妨。”
諸葛亮低頭沉思片刻道:“親皇派,就以董承伏完為首,著重用他們兩個,吳子蘭二人副之,原因是董承和主公親厚,有多年交情,不至於在朝廷之上,完全背棄主公,而且人望也夠,隻要他們出麵,曹操孫策檄文,不足為慮,足以證明朝廷正統。
還一方,是主公忽略的西北問題,馬超已經被封鎮北將軍,武威侯,當無礙,但是羌族問題,也要盡快妥善解決,讓他們徹底被朝廷承認重要,才能收之忠心,為主公所用。”
“的確如此,你接著說。”
劉備點點頭,羌族欠自己的一萬人馬還沒信呢。當然也有漢人跟羌族通商的事情,也必須盡快著手解決。
諸葛亮接著道:“然後就是荊州的三派勢力,其一本土豪門,首推蔡瑁、文聘、劉巴三人。蔡瑁雖然其人不佳,但跟主公是姻親,文聘本乃主公麾下大將,忠勇上佳,劉巴更是主公親信,有此三人在,荊州本土勢力,當無礙。
還有主公麾下將領謀士,也需要安撫,可是朝廷重要官職少,而主公將領眾多,若是在安插,一方麵於主公名聲不利,第二方麵軍方大將在朝廷露麵過多,恐怕於主公建立正統漢室不符合。”
三點,諸葛亮解決了一點,其中一點刻意回避,還一點,諸葛亮一時也沒太好的辦法。
劉備知道諸葛亮在耍滑頭,但卻不打算放過他,直接開口道:“荊州外來勢力,孔明你和士元、元直可代表嗎?”
諸葛亮見劉備問了出來,頓時哭笑,不過也隻得道:“我諸葛一脈,早就落寞了,跟鹿門也是師徒情分,也隻是清流。元直更是後來者,自然也不行。也隻有士元,龐德公在外力勢力團體中,有很大威望。
當然,還有司馬徽先生,和我那嶽父,他德高望重,加上學子眾多,也可為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