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封賞(上,求票)(1 / 2)

漢中,漢朝皇宮。

巍峨雄壯,威嚴大氣。

紅黑相間的漢字大旗,在皇宮四角,迎風招展。

一隊隊黑甲精銳,執槍而立,四周弓弩手,皆是殺氣騰騰。

皇宮內,盡是甲士巡邏,城內,更有許多暗哨,隱隱控製局勢。

之所以,如此嚴密,自然因為這裏是漢朝都城,又是劉備新登基沒兩天。

當然,今天皇宮外,車水馬龍,親兵無數。

是因為,今天便是劉備文武,來都城聽封的日子。

闖過宮牆,和一處周邊列滿甲士的長廊,便來到了皇宮廣場。

廣場寬闊平整,周邊甲士林立,宮女仆役,搬動桌椅,招待一眾文武大臣,中間是漢白玉,鋪就的大道。

在往前,則是有九十九階的台階,中間有龍雕刻,威武肅穆。

高台之上,是一個大殿,殿前劉備在五德華蓋之下,持劍而立,雄壯威武,旁邊是劉賢、簡雍內侍,還有三十六紅衛,已經李元霸和邢道榮、劉霸率領的禁衛。

“鐺鐺鐺..”三聲鍾響,表示人已到齊,可以開始封賞。

劉備此時,大聲開口道:“朕自黃巾起義以來,屢曆生死,能力挽狂瀾,扶我大漢之江山,皆乃爾等之功。”

“全賴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臣,齊聲在廣場下拜,聲勢壯大。

“封許靖、黃權、孫乾、陳震、司馬懿、董承。受三師、三公位,儀比三司,可見皇不拜,持劍進殿。賞宅一座,良田百畝。”

幾人一聽,齊聲下拜:“多謝陛下之恩。”

眾人知道,劉備設的三師三公,隻不過是籠絡人心之舉,並沒實權。

但像許靖和黃權,他們年紀都不小了,有此高位和榮耀。也能青史留名,享受榮華富貴,已經很滿意了。

如孫乾、陳震,他們是劉備的元老派。也是死忠。有此殊榮,已經很滿意了,並且和糜竺、伊籍一樣,他們還掌有實權。

司馬懿是淡泊名利,受此殊榮。也是給荊州人一個說話,算是荊州的一杆大旗,為劉備招納人才。

董承就很簡單了,乃是舊朝的根本。劉備做此決定,也是對他以前的報答。同時也是以表漢朝正統。

“受伏完為秘令。掌圖書典籍。

受劉賢內侍省,尚書令,掌侍奉宮掖、仆役雜物。受簡雍巡宣省,尚書令,掌天下驛站車馬、主宣揚國家政令,”

“為臣令旨謝恩。”三人起身,走到中間大道,雙膝跪下謝恩。

雖然這時還沒有,動不動就行跪禮的規矩。但是,在一些大型盛典上,還是需要跪禮的,必如皇帝登基、祭祀祖先、祭拜天地。

眾人聽後,此三省的職務,雖然說起來是尚書令,有較高待遇,但是卻職任較輕,幾乎是被邊緣化。也是劉備使出,安穩人心的手段。

伏完代表老臣、劉賢代表荊南的勢力,簡雍是劉備身邊,除張飛關羽外,最老的元老了。

內侍省,有安排宮禁、巡邏職權,在宮內,可算是劉備進侍,接近皇帝。

巡宣省,控製了天下驛站,還負有宣揚國家政令,下達命令之權,算是國家耳目,也算是國家跟基層官員溝通的橋梁。

錦衣衛和四季劍,雖然也是耳目,但那是直接向皇帝負責,而且大多是暗來。巡宣省的職能,卻是朝廷公用。

“諸葛亮、魯肅、田豐、法正,四人組建內閣,輔佐朕處理內政,商議國策。”

此言一出,提前不知情的都是一驚,這內閣的權力才是一國之忠心,不下於宰相。

而且,權能在皇帝控製範圍內,想放權給你,就相當於皇帝,不想放權給你,就是皇帝的參謀。

諸葛亮幾人,倒是麵色平靜,他們對這點,已經有所猜測,出來躬身道:“吾等謝恩,敢不盡死力。”

劉備滿意的笑了笑,抬手道:“愛卿,平身吧。”

最後,劉備又大聲道:“著龐統、劉曄、沮授、徐庶四人,成立軍機府,針對國家之敵,製定策略,與戍邊軍共同禦敵。”

“臣等領旨謝恩。”

又是一震驚異,雖然幾人不能直接控製軍隊,但卻是,很大程度上,影響軍權,跟統軍將軍無異,隻是被皇帝直接控製而已。

“嗯,平身。”劉備點頭道,最後又道:“還有,四季劍和錦衣衛,依舊歸子揚、元直統領,直接聽我調遣,不過,內閣、軍機府,有過問消息之權,你們也有義務配合。”

“諾。”二人齊聲再次道。

之後,是簡雍拿出一份聖旨,開始念六部的尚書。

“兵馬尚書,嚴顏。吏部尚書,劉巴。民部尚書,伊籍。刑部尚書,李嚴。工部尚書,糜竺。禮部尚書,鄧芝。”

“多謝陛下恩典。”

之後,簡雍又念道,各部的左右仆射、侍郎,如蔣琬、楊儀、費禕、李恢、費詩、董允、吳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