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卷五 兩個老狐狸的心眼兒(2 / 3)

“延族啊。”長孫無忌起身,雙手拖著要一揖到底的許敬宗,笑道,“此番還得多虧了延族,要不然我洮河郡怎麼可能在短時間開辦如此多的工坊。”

“都是下官的分內之事,當不起郡守如此稱讚。”許敬宗一臉謙虛地說道。

長孫無忌笑了笑,道:“延族啊,本來此番你立了大功歸來,本官是該親自去城門迎接你的,可恰好郡守府出了點兒急事兒,伱切莫要怪責本官才是。”

“下官怎敢?”許敬宗連忙說道,“郡守一片好意,下官感謝還來不及,怎敢責怪?”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兒。”長孫無忌笑道,“來,坐,這可都是本官親自命後廚準備的,想必延族這段時間在大明風餐露宿,也不容易,今日,老夫與延族不醉不歸。”

說罷,長孫無忌舉杯,道,“本官敬延族一杯!”

“不敢不敢。”許敬宗連忙端起酒杯,道,“當是下官敬郡守一杯才是。”

待他端起酒杯,兩人也不管誰敬誰,反正都是一飲而盡。

一杯酒下肚,長孫無忌便拉著許敬宗說道:“延族也知道,陛下將這澆河郡交於老夫治理,為的就是在這澆河郡有一番作為,畢竟日月山那等不毛之地都能成為一通都大邑,我大唐洮河兩州總不至於還不如日月山吧?”

“那是自然。”許敬宗聞言說道,“不管是從底蘊還是從地理環境又或者建城規模來說,日月山都沒法和洮河兩州相提並論。

郡守也知道,下官不日之前才從日月山離開,也算是見識過日月山的繁華。”

“延族快說說。”說到這個,長孫無忌便急切地問道,“這日月山究竟有何神奇之處?為何會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就有了今天這光景?”

許敬宗見長孫無忌這急切的模樣,倒是有些好奇,要說長孫無忌沒有親自去過日月山,他信,但要說長孫無忌不知道日月山的情況,這個他是萬萬都不信的。

“延族有所不知。”長孫無忌一見許敬宗這反應,當即便笑道,“本官雖然也派了不少人去日月山打探情況,但他們哪兒有延族的眼光?這個中細節,他們哪兒有延族看得通透?”

許敬宗什麼人,長孫無忌難道還不知道,這家夥,能力如何姑且不說,但卻是極為愛麵子,他今後還要用得著這家夥的地方,該給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而許敬宗也不疑有他,的確,長孫無忌這話還真沒說錯,哪怕是他也是這麼認為的。

“回郡守的話,下官在日月山雖然停留的時間不長,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嗯?還請延族一一道來。”

“日月山之所以有今日的繁華,最大的仰仗便是商業。”許敬宗說道,“整個日月山,超過一半的人不是直接經商就是依靠商業有關的產業在謀生。

這也是為什麼日月山能在短時間內發展成一個通都大邑的原因,沒辦法,日月山的商業氛圍太重了。

加之有許多東西,除了日月山,其他地方也沒有,這也吸引了大量的客商雲集日月山。

不過這也給日月山埋下了一個致命的缺點。”

“額?”長孫無忌問道,“什麼缺點?”

“無人務農!”許敬宗道,“可能郡守也不敢相信,偌大的日月山,包括周邊居然沒一幾個人務農,這萬一出現什麼變故,日月山危矣!”

長孫無忌笑而不語,這事兒他自然知道,不過見許敬宗說得一包子勁兒,自然不願打破他的積極性,當即便點頭附和道:“這倒是,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日月山此舉,的確不妥。

不過那終究是別人的事兒,延族啊,你看我們澆河郡當如何發展?

你也知道,澆河郡下轄的兩個州府都是大唐最貧瘠的州府,但即便如此,那也要比大明王廷強太多了,如今的日月山儼然成為了西北的一顆明珠,我大唐自然不能落於人後才是。”

“雖然日月山有諸多問題的存在,但要想在短時間追上日月山也不容易。”許敬宗歎了口氣說道,“畢竟日月山發賣的很多東西,都是不可替代的,別的不說,就說那紙張,隻要那紙張生意還在做,日月山就衰敗不了。

雖然此番下官也從大明王廷帶回來不少工匠,但聽他們說,他們的工藝也就是做些什麼日用品的。

在大明王廷的工匠之中,都隻算最普通的那種。

說到這個,倒是下官失職。”

“延族哪裏的話。”長孫無忌笑道,“能帶回來這麼多工匠就不錯了。”

雖然話是這麼說,可他心裏卻在冷笑,要是掌握那些核心技術的工匠,你能這麼輕易就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