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實看得很清晰,隨著大明的強大,他已經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對於李承乾未來繼承大唐,他其實也沒太大的意見,說到底,這天下還是李家的天下,他有什麼不滿足的?
有些時候之所以不爽利,那也不過是他的私心作祟罷了。
私心他有,但作為大唐帝位,他也不缺公心。
不過眾人聽他這麼一說,都愣住了。
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就在眾人愣神之際,李二卻是又說道:“不過還不夠!高明畢竟遠離朝堂多年,對大唐的了解不足。
大唐如今雖然看上去天下太平,但內裏存在的問題卻也是不容忽視的。
尤其是高明和士族之間的矛盾,早已到了不可調停的地步,今天,即便你們與朕支持他,可真當到了那一天,士族會支持他麼?
要知道,當初,即便是朕初臨大寶,也不得不受這些人的轄製,這一點兒,想必諸位都沒忘吧。”
說著,李二又看了一眼堪輿圖,一臉的感慨。
而他這話一出,眾人都陷入了沉思。
的確,士族和李承乾之間的矛盾,自當年太極殿之初開始,這麼多年下來,的確發展到了不可調停的地步。
別看士族這些年在朝堂式微,但在地方上,嗬嗬,人家真不用鳥李二。
是的,哪怕是李二,人家也不鳥。
更遑論李承乾。
所以,李承乾真要繼承大唐的大寶,真正的攔路虎,恰好就是這群士族。
再加上,最近這些時日,士族和李恪走得極近,其目的其實也很明顯了。
不過這也正常,士族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這會兒,哪怕是魏征也沉默了。
看著眾人的反應,李二突然笑了。
他知道,時機到了。
當初,李承乾在涇陽城被崔家人攔住去路的時候,說過,風可進,雨可進,皇子不可進,一晃都多少年了。
該為這句話做點兒什麼了吧?
沉默了片刻,李二說道:“傳旨王仁祐,出任洮河郡丞。”
王仁祐,太原王氏的王仁祐!
五姓七望的王家旁係!
如今,他可能名聲不顯,但如果李承乾沒穿越的話,他的女兒將是未來母儀天下的王皇後,也是女帝的踏腳石。
“陛下,這會不會太激進了一些。”李孝恭說道,“這王仁祐雖不是王氏嫡係,但也是王氏旁支,哪怕王氏不搭理他,但他要是出任洮河郡丞,不管是太原王氏還是清河崔氏這些人,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這樣一來,怕是要給殿下製造不下的麻煩啊?”
是的,王仁祐自稱太原王氏旁係,但太原王氏其實一直沒搭理過他。
這些年來,自抬身價的人,不知凡幾,王仁祐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並不是說,每一個出生太原的王家人,都是太原王氏。
當然,絕大多數的太原王姓,都有可能是一個老祖宗,真要硬往上湊,倒是沒多大問題。
李孝恭之所以知道這個家夥,就是因為有人曾將這事兒當個笑話說給他聽。
但如果王仁祐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出任了洮河郡丞,太原王氏搞不好還真願意為其正名。
畢竟這個位置,對於士族而言,太重要了。
“麻煩麼?”李二卻是笑道,“如果高明連這個都解決不了,那將來繼承大唐後,他又該如何應對?”
他巴不得能弄出個天大的麻煩來。
而眾人聞言,卻是一震!
陛下這是要對士族動手了?
別看隻是讓王仁祐出任洮河郡丞,這裏麵可是有藏著不少的小心思。
哪怕是為什麼會定下王仁祐這個幾乎籍籍無名的家夥,都是有深意的。
而看李二的態度,今日也不是和他們商量,隻是通知一聲罷了。
不過,眾人心裏卻都升起了隱憂。
看不懂了啊……
首先,道歉!
因為之前住院,卻是萎靡了一陣,出院後複更也不順利,因為連貫不上劇情,加之住院期間其實啥事兒沒有,天天琢磨後續劇情,也給我琢磨得有些糾結了,所以停了許久,抱歉。
其次,通知。
從今天起,正式恢複更新。
畢竟寫書就是為了賺錢的,上個月沒了全勤,損失大了,加上住院,掏空了家底,咱得寫書掙回來,這點兒大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