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黑白本無分,皆在‘搖唇鼓舌\’(1 / 3)

第254章 黑白本無分,皆在‘搖唇鼓舌’間!

人世間,並沒有因為,北椋王府的機關算盡,而變得有什麼不同。

離陽的處心積慮,也並不能改變什麼,在這一片天地間,某些東西注定會存在。

在朝廷的渲染下,坐擁三十萬鐵騎的北椋王徐驍,就是一個竊國之賊!

彼竊鉤者誅盜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在這個不怎麼公道的世道內,誰忽悠的人,誰就是白,誰忽悠的人少,誰就是黑。

世人無辯,而有心人蠱惑之,自然也就分了對錯,有了黑白!

站在自身的角度看待黑白,本就無有黑白,既是如此,那麼還不如坦誠些。

何必,拘泥於黑白,對錯?

但世人愚昧,少有人能夠看透,於是在離陽朝廷的宣揚下,春秋國戰中,徐驍屠城摧鋒,破軍之事,也是被接連提起。

六國覆滅,才過去多久?

有的是遺老遺少,為故國添上幾分讚譽,這天下間的民心,本就不向著北椋。

更有,若無離陽百姓所繳納的賦稅,安有北椋三十萬鐵騎,安座!

這其中對錯,早已無需辯白,有道是‘勝者為王,敗者寇!’

大義,始終像是一座山,壓著北椋不敢有絲毫的動彈,春秋諸國的遺民們,對於北椋亦是,惡感滿滿。

太安城,法界寺,大雄寶殿內!

病虎楊太歲,端坐於蒲團上,手轉佛珠,口誦經文,幾縷青煙嫋嫋,飛旋之上。

這時身為帝王師的元本溪,卻是獨自一人,走進了這大雄寶殿內。

元本溪看著,那口誦經文的楊太歲,言道:“隋珠公主,來消息了。”

“北椋王府二郡主,為春秋兵甲葉白夔之女,陛下無心之舉,也算是為朝廷,扳回了一局。”

“如今,給葉白夔建的廟,已經落成,陛下的意識是,在葉白夔的廟裏,做一個盛世浩大的水陸法會,以告慰那些,春秋之中,戰死的亡靈!”

“終究是一脈同承,非是華夷之辯,陛下有德啊!”

這是他的意思,但陛下又怎麼會,拒絕他的意思呢?

有些事情,要麼就不做,要麼就直接做絕嘍,不留下絲毫的生機,否則就別去做。

謀而後動,動則封絕,如何方可,一計定乾坤矣。

楊太歲轉動佛珠的手停了下來,他睜開了雙眸,看著巍峨佛像,說道:“阿彌陀佛!”

“陛下有德,隻是帝師就不怕,招來北椋王,還有顧劍棠的彈劾嗎?”

“徐驍的彈劾倒也罷了,可那位顧劍棠的彈劾,朝中可不會置若罔聞啊!”

陛下的確是有德,但是召開這樣一場,水陸法會著實會讓,那些遺老遺少們,更為懷念故國。

也會讓,軍中將校心思不定,總之利弊之間,難以論述。

元本溪走到供桌前,點了三柱香,插入香爐後,微笑著說道:“大事已定,些許跳梁小醜,又能夠掀起多少風浪呢?”

“北椋王強行嫁女,倒是嫁出來個,天大的亂子。”

“此水陸法會一開,在春秋國戰之中,殺了不知多少人,屠了不知多少座城的徐字旗,會有著怎樣的非議呢?”

“真相並不重要,重要的從來都是,我們需要讓,朝廷的百姓,知曉唯有朝廷,才是正統。”

“陛下,以仁德,而治天下,非是徐驍能以,鐵騎而篡奪之!”

臣子有造反的能力,這便是臣子最大的罪過,最為關鍵的是,北椋王的小兒子,還是傳聞中的真武大帝轉世。

由不得,朝廷不去慎重,若是北椋王府子弟,皆是些紈絝子弟,成不了什麼大材。

朝廷,或許還會看著,徐驍往日的情分,讓他們享盡榮華富貴!

可惜,事與願違啊!

楊太歲歎息道:“水陸法會,我去聯係僧侶,隻是北椋那邊,還需再多派點人。”

“三萬步卒,一萬鐵騎,共計四萬人馬,一旦殺出了北椋三州之地,那麼朝廷的郡兵,真的能夠擋住,虎狼之師嗎?”

“兩遼邊軍,真對上北椋鐵騎,也不見得會,盡心盡力。”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顧劍棠不會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