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 涼州形勢(2 / 2)

或許有人會奇怪為什麼夏侯淵怎麼還駐紮在隴西、涼州,這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雖然夏侯淵到現在也沒能夠平定涼州,甚至隴西也是一片暗流湧動,除了殘留的氐族、羌族與地方豪族外,還多了盧水胡等其他民族叛亂,但事實上任何一名將領都不可能做得比夏侯淵更好了。

真要怪的話,就怪大耳賊太可恨了,竟然一直玩兒陰的,資助叛亂,派兵糾纏,在曹軍雍涼部隊大量損失、地方叛亂與蜀軍搗亂不斷的情況下,夏侯淵能夠死死的壓著魏延打,並且確保了隴西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叛亂已經很了不起了。

蜀軍的出兵既出夏侯淵的意料之外,實際上也在夏侯淵的意料之中,而且作為一個優秀將領的出色分析能力,夏侯淵斷定這次來犯的蜀軍不會超過五萬人,因而在修書一封向曹操彙報軍情之後,夏侯淵便派出了自己的副將張合作為先鋒的一萬大軍先行迎敵,而夏侯淵的主力則先行去剿滅魏延等涼州的反抗勢力。

此時的涼州形勢對於蜀軍而言已經十分糟糕,雖然在魏延拿下金城之後,武威顏俊、張掖和鸞、酒泉黃華、西平麹演等相繼表示歸附劉備,並且發動了叛亂,但是他們所忠心隻是自己的野心而已,就算是已經把家屬送到成都的顏俊也是心懷鬼胎。

不僅如此,因為魏延那種頗為驕狂的性格以及不懂政治的緣故,在曹操派人使出離間計加之熟悉涼州情況的夏侯淵認準了魏延發動猛攻,使得魏延根本就沒有獲得過對涼州的控製。

更加可怕的是顏俊等人為了地盤還相互攻伐,在張飛出兵前,顏俊已經被和鸞殺死,而和鸞又很快被武威王祕殺死。而偏偏王祕有對曹操表現出了曖昧的態度,黃華與麴演的目光有放在了失去主人的張掖上麵,根本就不理會魏延越加困頓的形式,這無疑加劇了魏延所部的危機。

這在種情況下,認定魏延已經堅持不了多久的夏侯淵決定先減除這個後顧之憂,然後在集中力量與來犯蜀軍決戰——反正來的蜀軍不可能太多,更何況隴西在上次劉備入寇的時候已經被禍害的很淒涼,主要人口不是躲進深山偏遠之地就是集中在幾個堅城之中,憑著這些城池的防禦力量以及張合的一萬大軍總能夠堅持到援軍的到來!

張郃畢竟是身經百戰的名將,曆史上可是讓諸葛亮為十分忌諱的對手,簡略的分析了一下形勢之後,擅長安營紮寨巧變兵勢的張郃竟然學夏侯淵完了一次速度流,親率一千騎兵疾驅直入,打了鄧艾一個措手不及。幸好鄧艾也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他的手下又是精兵,這才沒有崩潰,但是他的軍隊卻被擋在了祁山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