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德點齊兩萬人馬,奔新野而去。
等到了博望坡,張德倍加小心,但是見博望坡滿地灰燼,旁邊蘆葦樹林早就被燒燒幹淨了,此時別說是藏人,連隻兔恐怕都藏不住。看來博望坡是沒什麼危險了。
此時,新野的張曼成已經接到了報告,朝廷大軍又來了。張曼成聽了慌忙問計年士。
年士道:“將軍請寬心,前番一把火燒了官軍大半人馬,現在他們又來,還是用火燒他!”當下說出火燒新野之計。
片刻後,張曼成升帳,令人取了蘆葦幹柴,以及硫黃焰硝等易燃之物,藏於新野城。並派龔都去上遊白河堵住了河水。一切安排妥當,隻等著官軍前來。而張曼成則帶人撤向了樊城。
路上,年士道:“張將軍,在下當年欠下大賢良師人情,定下三計之約,如今已經完成兩計。我想用不了多久宛城朱儁自會親自追來,在下現在就把最後一計說了,在下也就告辭了!”
張曼成道:“先生高才,若是留下,定能助我等成就大業,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嗬嗬,我本事閑雲野鶴之人,不喜歡摻和到這俗世之,還是回去彈彈琴,釣釣魚更合適我!”
……
再說張德,帶人來到了新野城下,見城空無一人,張德心想,果然是火燒新野啊!
這時候蔡瑁過來道:“將軍,看來賊人是望風而逃了,咱們還是先進城吧!”
張德心想,進城可就死定了,馬上說道:“傳令下去,全軍不得進城!”
“為什麼?”蔡瑁問道。張德並沒有回答,隻是問蔡瑁:“蔡將軍,你久居襄陽,應該對這附近地形較為熟悉,不知道這新野城附近可有什麼河流?”
蔡瑁想了一想答道:“回稟將軍,新野城東麵有一河名叫白河,在別附近就沒有了,除了白河最近的就得是樊城附近的襄河了!”
張德聽了,心想,襄河不就是關二哥水淹七軍的那條河麼,看來自己走那得去看看。不過當下得先解決了新野的問題。便說道:“依我看來這新野城是敵人的誘敵之計。黃祖聽令,命你帶三千人仔細搜索新野西、南、北三麵;黃忠聽令,你帶三千人去東門附近自己搜索;蔡瑁,給你三千人,到白河上遊,凡是遇到攔河阻堤者,殺無赦!”
“末將遵命!”
三人這邊答應著,心裏麵想法卻各不相同。黃忠想這張德也太過小心。而黃祖卻想這太監的兒就是不堪,如此膽小怕事。唯有蔡瑁,心想這張德讓自己去巡查白河,莫不是真的有人埋伏!
再說黃忠,帶著三千人從東門朝外搜索,埋伏在東門的正是劉辟。本來依照年士的計策,一旦新野火起,便令人在另外三門放火,唯有留下東門讓官軍逃跑,而劉辟的任務就是虛張聲勢,隻要見官軍從東門掏出,便將官軍趕到白河邊。
本來劉辟待的好好的,可是手下來報,遠處來了一隊官軍。劉辟心說,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莫不是官軍發現了我們的計劃,想到這,劉辟便命人幹快找地方躲避,不要被官軍發現。
可惜帶兵的是黃忠,以黃忠的眼神,老遠就看見前麵人影晃動,塵土飛揚了,便知道前麵是有大隊人馬。黃忠心想,果然人都說說小心駛得萬年船,看來的確如此,大刀一揮,直殺向劉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