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鄭玄猶豫的表情,張德便知道恐怕鄭玄不肯將書借給自己。其實張德也能夠理解,畢竟這個年代,弄本書是很不容易的,人想要讀書,主要是靠借,實在想收藏的便借來找些一本。
如果是一些珍貴的書籍,即使是你想借來抄,恐怕收藏者也不會借給你,畢竟書籍在這個時代太過珍貴了!
張德並沒有感到意外,反而一拍手,下人接著抬上來一個大箱。
鄭玄眉頭一皺,不悅道:“太尉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我鄭玄啟示貪圖富貴財物之人,大人如此未免太看不起在下了!”說著鄭玄甩手就要離開。
張德見鄭玄誤會了自己,立刻開口說道:“先生誤會了,這些並不是金銀財物!”說著親自過去打開箱,裏麵整整齊齊放著的都是書籍。
鄭玄回頭一看,裏麵竟然都是書籍,鄭玄的臉色頓時緩和下來,原來張德拿來的是書。
一箱的書,在鄭玄看來也是不少的。以來,這年代書籍非常少,二來,這些書全都是紙製的書籍。這可比那些竹簡質量高的許多。
有記載司馬遷的《史記》,當時是用竹簡記載的,一套史記需要一個大車來搬運,而如果用紙來記載,不過厚厚一打,一隻手就能拿的了。這整整一箱書如果是換成竹簡的話,不知道要用多少車來拉。
鄭玄隨手拿過來一本,原來是一本《論語》,這《論語》鄭玄不知道研究了多少遍了,可謂是倒背如流,鄭玄隨手翻了翻,並沒有發現什麼特別,這的的確確是一本《論語》。
鄭玄又拿起第二本,竟然還是一本《論語》,緊接著,第三本,第四本……整整一箱,竟然全部都是《論語》!
鄭玄驚呆了,說實在話,鄭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多本《論語》,那可是整整一箱《論語》啊,這要抄多長時間才能抄出來!
隻是張德抄寫這麼多《論語》幹什麼!即使是張德想要學習孔孟之道,也沒必要弄這麼多的《論語》來啊!
看到鄭玄不解的神情,張德笑道:“先生可看出這《論語》有何不同?”
《論語》還能有什麼不同,自己可是研究這東西一輩了!突然,鄭玄驚異的發現,這些《論語》竟然全都一樣,無論是、字形、大小、甚至兩個相同的字,都是一個模刻出來的。
一本也就罷了,可是整整一箱,每一個字都是這樣,鄭玄真的驚呆了!
“先生,在下剛剛發明一印刷術,此書都是印刷術所造,可日產千冊!”張德解釋道。
日產千冊!雖然這隻是現在張德的產量,但是已經足夠給予鄭玄震撼了。鄭玄研究了一本經學,手下門徒弟不過幾百人,而即使是藝術院這樣的北海第一大書院,不過弟百餘人。
鄭玄想傳播經學,書籍的普及一直都是個障礙,鄭玄敏銳的看出,這個“印刷術”能給大漢帶來多大的變化,如果真的像張德所說,恐怕用不了多少年,大漢的讀書人將會翻上好幾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