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八月,過了秋節,北海府放出風聲,太尉大人準備選拔官員。
????消息剛剛傳出不久,各府官員名儒學士紛紛帶著帖來見張德,向張德推薦人才。
????在科舉製度出現以前,人才的選拔主要是靠推薦。一個人名聲好就一定會有人來請他出世。同時如果你認識一些達官貴人,那些達官貴人也會推薦人才進官府。
????太尉府上。
????鄭玄、管寧、邴原、王朗等人聚集在一起。
????邴原跟華歆、管寧齊名。當時的人把他們比為一條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
????邴原是青州北海人,黃巾之亂的時候逃到了遼東,如今已經回到了北海。
????鄭玄看著張德,問道:“太尉大人,你叫我們前來所為何事?”
????“是關於取士之事!”張德答道:“在下有個想法,所以找各位來商量商量!”
????“太尉大人請講!”
????“此次北海取士,在下想換一種方式。以大學院學為主。管先生、邴先生和王朗大人每人各出一題,共三題,由學做答。學所做答案由三位評分,每題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檔!如此可分優劣!”
????“有意思!太尉大人這個辦法很有意思!老夫沒有意見!”鄭玄樂嗬嗬的說道。
????邴原跟管寧互相對望了一眼,也覺得這是個好辦法。而王朗如今在張德手下做事,當然也沒有意見。
????……
????月,大考開始,凡是有意為官的學都摩拳擦掌,準備應考,報考的人不看出身,但是有學問就可!而其大學院的學占了七成。更多的學一直在觀望,看看太尉大人弄出的是什麼名堂。
????三道題,比起現代高考可少的多得多,雖然都是主觀題,但是一般考生一個上午的時間也就答完了。而管寧、邴原和王朗三人每人隻需要看自己出的一道題評分而已,加上考生人數並不太多,所以三人也隻用了兩日的功夫就批閱完了所有的試卷。
????張德命人大張旗鼓的將各人的成績張貼在北海城門口。三位考官的評分標準很高,能夠得到甲的人卻沒有幾個。而那些得分低的人被人公布出來,自然覺得無地自容,而那些得分高的人則個個麵露喜色。
????讓張德關注的是,竟然有一名學得到了三個甲,也就是邴原、管寧和王朗三人對於這人答得題目非常滿意。
????這人是荊州新野人,名叫鄧芝!
????這個名字,張德自然知道。鄧芝作為三國能臣之一,當年劉備伐吳失敗後,蜀國連吳抗魏,正是鄧芝向諸葛亮建議的,而後,鄧芝又親自前往吳國,說服孫權。
????值得一提的是鄧芝活到八十八歲才死,也算是蜀漢幾個老不死得人之一了。
????如今的鄧芝還是個二十多歲的少年。鄧芝聽說蜀龐義好士,於是前去投奔,但是龐義卻是個看出身的人,鄧芝到了龐義手下並沒有得到重用。
????蜀有個人名字叫做張裕,當然不是釀葡萄酒的那個,這個張裕以看相聞名。於是鄧芝就前去張裕那裏找張裕給自己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