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雖然許多案件大得驚人,然而,無論是大茅賊,還是小茅賊,隻要領導重視,一聲令下,那等待他們的隻能是死亡,沒有第二條路好走!
在肖子鑫的眼皮底下發生這麼突然襲擊一般的大案,他一肚子火正沒地方發呢,怎麼能允許有人拿槍殺人之後再繼續逃竄繼續為害威脅老百姓?
“追!一定要盡快平息此事——”
大規模山林追捕戰的首要環節是組織指揮,因為案發突然,又是多警種、多部門、警**手作戰,混合編隊,且在林域廣闊、地形複雜、分散作戰的情況下,如果組織不當,指揮不靈,就很容易形成“一盤散沙”的態勢,出現“打亂仗”,甚至造成不必要傷亡的局麵。《》
從上到下,大家都沒有這種作戰的經驗,但追捕已經全麵展開,幾百名警察要在無邊無際即將落日的森林裏抓到薑永海,談何容易!又一批緊急調動的邊防武警也隨後趕到了,但人手仍顯單薄。公安、武警分成數十個搜捕小組,根據知情人和蔣元成提供的情況,有重點地突擊追捕和搜查。
盡管如此,薑永海在暗處,而公安、武警們在明處,更何況薑永海諳熟周邊一切,又有槍,每一名參加搜捕者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這種情況下,肖子鑫和前線指揮部隻能靠前指揮,隨警作戰,直接掌握與控製追捕戰鬥的進程,現場指揮調度圍追堵截行動,為追捕戰鬥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強有力的領導保證,保證了前期以至後來的整個戰役沒有出現混亂的局麵。
同時,肖子鑫明白,山林追捕戰鬥必須緊密依靠人民群眾,廣泛發動和組織當地村民提供線索,才能使追捕工作具備“千裏眼順風耳”,隻有如此,無論逃犯怎樣狡猾也難逃由人民群眾架設起來的這道“地網”。
第三天,追捕形勢仍未明朗。
前線指揮部形容認為:應調集八路人馬對逃犯薑永海一天前曾出沒過的於家營山林地帶進行一次集中圍剿,目的在於迫使其逃離山林向比較開闊的鬆花江邊逃竄,然後進行抓捕……
大國縣公安局肖子鑫和主要領導、市局領導、縣委領導等人分析:在這個線要走的話,薑永海極大可能要到石門溝一帶窺望,以尋找繼續逃竄的途徑和可能。石門溝過崗頭的小參場及其下麵的葳子道溝河的河底,直通江邊,可以事先派刑警大隊追捕小分隊帶人趕往崗頭堵截,第二道防線就是江邊。因為要抓獲狡猾的薑永海,不能跟著他的後腚走,而必須搶在他的前頭設套才行!
“好吧,那就這樣!”
肖子鑫點名楊強大隊長,馬上帶精幹人馬一路到前麵去設伏堵截……
孫偉、蔣和平向縣裏的同誌點點頭,同意了這一建議。
於是,兵分數路,分頭行動。
下午17時左右,天色已經黃昏,正當楊強奉命前往石門溝林中搜索設伏的追捕小分隊剛剛趕到崗頭沒多久,說巧不巧,富有刑偵經驗且眼疾手快的幾名刑警突然發現犯罪嫌疑人就潛伏在江對麵前麵一百多米遠處的草叢中,正在向江這邊窺測,似乎要過江逃竄。由於天色昏暗,當他們發現犯罪嫌疑人的時候,薑永海也發現了他們,有人下意識地大喊一聲“快趴下,對麵有人!”
楊強大隊長隨即喊話:“薑永海,你跑不了啦,趕緊出來投案自首!”
誰知話音未落,
“砰”地一聲槍響,薑永海開火了!
嗬嗬,這且不算,《》抓他的人在江對岸,不但沒跑反而又快速開了一槍——說時遲那時快,幾名怒火中燒的刑警在來不及過江抓捕的情況下,知道此刻最要緊的是將其擊傷,然後抓獲,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讓狂匪得逞!
頓時,兩支“七.九”式微型衝鋒槍和“六.四”式手槍一齊朝對麵猛烈開火,子彈呼嘯著象蝗蟲般飛向對岸。
然而,畢竟是天色已晚,又相隔甚遠,因此盡管強大的交叉火力將在江對麵東躲西藏的犯罪嫌疑人打得“雞飛狗跳”,但眨眼間薑永海還是連滾帶爬地竄回了森林……
薑永海怕刑警們隨後追來,他顧不得再行凶,抓著槍,奪路奔逃,沒命地向山底奔逃,一下拐向鬆樹林,攜帶著自己改製的打“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子彈的行凶長槍和子彈夾,三步一跳,五步一竄,好象兔子一樣淹沒在越來越昏暗的樹林草叢裏,再一次逃脫了滅頂之災……
追捕小分隊迅速遊過江去,進行搜索,然而哪裏還有罪犯的影子?
自此,薑永海再次消失。
如果說這個刑滿釋放的惡棍此前居然為區區幾百塊錢而開槍殺人已經構成重大案件的話,那麼此時此刻這個凶殘的家夥麵對追捕竟敢向刑警們開槍,繼續作惡,公然與國家機器和法律對抗則更加令人吃驚和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