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成龍給肖子鑫打電話,報告了他在下麵了解到的一些最新情況,肖子鑫很滿意,讓他繼續深入下去。《》
單成龍說:“好,肖局,您放心,江老四戰友就條線我會抓緊抓好!”
卻說,男主人一聽老張介紹說縣公安局的人來找他,近乎麻木的眼睛裏好象有亮光一閃,但轉瞬即逝,好不容易堆在臉上的笑,讓單教導員心裏立刻發酸——他進屋後沒坐下,四外看了看,那是怎樣一個“家”呀?老婆子坐在火炕上,雙腿捂著一床大棉被,看見來人沒有任何表情,屋子裏沒有一絲活氣,失蹤者的兩個15、6歲的妹妹也木木地瞅著來人……
一望而知,盡管兩年多過去了,但這一家子人仍然深陷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哀和無奈之中!
“快坐快坐!”男主人有些疑惑地讓著單教導員,他以為公安局的人來找他,是自己的女兒有消息了。
“大爺,今年多大歲數啦?”
“唉,差兩歲就五十啦……”
“五十?”
單教導員吃驚地望著他花白的頭發,以為聽錯了。看上去他至少也要比實際年齡老十多歲。
經過了解:他們的女兒叫周曉燕,兩年前失蹤時的確隻有18歲。老周說,女兒失蹤後,也曾報了案,但後來露水林業公安局經過調查走訪並未得到任何有關周曉燕的下落,後來此案隻能定為“失蹤”案。但是他——他順手指指炕裏的妻子說,他和老伴,特別是孩子的母親絕不相信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被人整死了!
在最近半年多時間裏,他們隻要一聽到哪有消息或無名女死屍的情況,仍然還會打車前往去看,去尋找,老周歎道:“光出租車費和往返吃喝就花掉兩三萬還要多呀……”
說著掉淚了……
單教導員也跟心酸難過。一個警察,他也跟肖子鑫一樣是農民的兒子,理解一個普通的農民要想買台車跑出租該有多麼艱難,他最不敢看的就是這種情況。他等老周稍稍平靜些,又試探著問:
“你姑娘開的出租車,是什麼牌子,啥色的呀?”
老周說:“哎,奧拓的,紅色兒。”
“出事時是不是前年一月份?”
“是……”老周老實巴腳地點頭。
江老四?
周曉燕?
單教導員心裏越來越相信自己的判斷。兩廂情況一對照,無論時間還是其他情況都差不多,都是一年多前的事。但他沒有把自己了解到的一些情況跟老周他們說,有些事實,他還要進一步調查了解,並且回局後還要先彙報一下,看局領導的意見是怎樣。他怕這時候跟他們說了曾經發生在東崗的事,對他們於事無補,反而還要勞神費力地租車去尋找……
作為人民警察中的一名縣城裏的刑警大隊教導員,單成龍是懷著極其複雜的心情返回大國的。當時,情況不明,他沒有任何關於周曉燕的具體下落,隻是從東崗的偶然信息中懷疑是江老四幹的,可沒有證據,江老四又沒抓到,因此他沒有跟周曉燕的父母多說什麼,隻是感到心裏特別不是滋味。回到縣裏,他將這一情況特意向肖子鑫和楊強大隊長作了彙報。
此事可以說是個意外收獲,當即引起肖子鑫與楊強的高度重視。無疑,這讓江老四的罪行又多了一個重大的疑點,肖子鑫說,“不管江老四在東崗開的那台車是不是周曉燕的出租車,都值得我們認真查一下。如果以後發現與周曉燕失蹤有關的案件線索,要抱著負責任的態度告訴他們,必要時還可以請他們協助辨識。”
楊強和單成龍點頭,江老四現在還在逃,等到抓住他,也許一切謎團就會解開了……
單成龍說:“據她父親講,周曉燕的嘴唇上邊有一顆美人痣。”
楊強點頭:“恩,這是個很好的特征,以後咱們吩咐下麵的人查找可調查時都要注意點有這個特證的人或屍源。”
由於抓捕江老四的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此事隻好放下。
現在的問題是,大國全縣警方在全力追捕的江老四到底在哪兒呢?肖子鑫心裏一直在琢磨,而這時又接到市委通知,準備讓他近期去參加全國公安局長培訓計劃……
謎!
……………………………………………………………………………………
……………………………………………………………………………………
一晃幾天過去了。
江老四蹤影皆無。
事實上,山林大追捕開始後,盡管還沒有人發現江老四到底藏身何處,但大兵團作戰的氣勢已將東躲西藏的逃犯江老四追得“雞飛狗跳”,魂飛魄散!
他有時一天之內要連滾帶爬地在密林中竄好幾個地方。
而指揮部針對追捕目標有可能出現的方位,連續三天大調整,緊緊盯住罪犯,雖然因種種原因使逃犯多次溜出“網眼”,但三次追捕部署大調整有力地震懾了逃犯的囂張氣焰,使其再也未敢進行新的犯罪,在山林裏“惶惶如喪家之犬”,魂跑掉了,連在看參人的窩棚裏偷到的鞋也再次跑丟了,整日心驚肉跳地四處逃躥。
在整個大圍捕期間,肖子鑫及其前線指揮部晝夜指揮調度著分布在山區的23個追捕分隊,30多處村屯監控點,40多處設伏卡點和六道封鎖線以及村屯治保組織和民兵武裝,圍追堵截,有條不紊,分路合擊,井然有序,使幾百人的追捕大軍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戰鬥整體。
各級領導率先垂範,身先士卒。
肖子鑫、楊國才、薑**、楊強、陳同義、孫業鵬等親自穿梭奔波在各個戰區,還嚴令衣服不濕不下山,罪犯抓不到不收兵……
那一時期的無形壓力是異常沉重的,案件偵破了半年多,好不容易查出了犯罪嫌疑人,卻又讓這個王八蛋江老四跑了,令許多人抬不起頭來。肖子鑫幾次對身邊的同誌說:“案子破了,我們應該高興,可是我就是高興不起來!這次如果抓不到江老四,我這個局長就地引咎辭職,你們也別想幹了。”
但是,山林大追捕戰鬥敵暗我明的突出特點,決定了逃犯匿身密林如森林中的“小鳥”,很難尋覓。如果僅靠公安機關的追捕警力無異於大海撈針,隻能是盲目搜索,勞而無功。
這種時候,就更要充分動用和發揮專政機關和群眾路線工作相結合的方針,依靠山區人民群眾居住在溝溝岔岔裏,生產活動常常延伸到密林深處,而且逃犯也需要維持生計,不可避免地要留下活動痕跡和接觸當地人民群眾的特點,廣泛發動和組織群眾提供線索才能使追捕工作具有更多的“順風耳千裏眼”,關鍵時刻畢其功於一役!
因此,肖子鑫又說:“怎麼抓住江老四?光靠我們現有的警力,在這樣的深山老林裏是肯定不行的,怎麼辦?我看辦法是有的,就是要進一步再充分發動各村屯的群眾,讓他們做我們的順風耳,千裏眼,減少一些我們無效的奔波和失誤。這件事,國才和業鵬,你們分別抓緊開會布置一下。”
在中國這種特定的大環境中,無論逃犯怎樣狡猾也難逃人民群眾架設的“地網”——隻有人民群眾支持才是克敵製勝的法寶——這一點,後來再次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在此次大追捕中,不僅真正體現了公安機關依靠人民群眾的信心,也充分體現了群眾工作的強大威力,再現了警民“魚水情”的生動場景。
追捕大軍進山伊始,肖子鑫和指揮部首先做出決策,抽調專門人員在逃犯出現的周邊村屯設監控組,民警進入村屯後首先與村屯黨支部和村委會聯係工作,共同對村民開展組織發動工作,把逃犯江老四的罪惡行徑、體貌特征、衣著打扮告訴廣大群眾,請廣大群眾主動發現和報告逃犯行蹤。
在後來的追捕期間,四鎮三鄉46個村屯的廣大群眾共提供逃犯線索81條,基本是逃犯逃到哪裏就有哪裏的群眾報告逃犯的行蹤,為指揮部指揮追捕戰鬥提供了準確的情況彙報。如五裏莊子村居民及時報告了家裏食品、衣物被逃犯偷走和後趟子村報告有人進村“要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