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大哈在近日有了第一座外國駐阿富汗塔利班控製區的辦事處,也就是實際意義上的一間使領館。這間辦事處自然就是中國的駐阿富汗辦事處,盡管阿富汗境內現在基本沒什麼中國人,但是能完成這一點本身就是區域政治影響力的體現。現在大家都看好塔利班能夠問鼎,雖然塔利班也是比較暴力,但最起碼其解放婦女權利、恢複經濟和秩序的舉動,受到了很多西方政府、民間組織和人權鬥士們的認可。這個時候與塔利班交好,等塔利班掌握了全國政權,說不定就能夠獲取更多的利益和籌碼。
雖然很多人對於恢複阿富汗的和平和穩定都持悲觀的態度,但是未來會發生什麼,沒有人能夠完全的預料,提前布局也是正常。如果真的阿富汗恢複到正常國家的狀態,這裏一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商機。更融洽的政府關係,一定會便於外國企業進入到這個戰爭摧殘、民生凋敝的國家,在恢複重建工作中大賺一筆。
更不要說,阿富汗本身也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其擁有世界上第三大銅礦、第五大鐵礦,並蘊藏了大量的鋰礦、稀土礦等高價值礦產,北部地區也出產一定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另一位麵中,缺資源的天朝麾下國有巨頭在仍舊混亂的阿富汗大展拳腳,中冶集團投資開采當地的銅礦和煤礦資源,並打算為這些礦產外運而修建鐵路
因為奧馬爾是紅警間諜的關係,所以中國企業在這個時候就進入阿富汗一點問題都沒有。北麵的地區還沒法進入,因為那裏是政府軍和北方聯盟的地盤,但是南部阿富汗的大門已經向提前進入到全球圈資源的中國企業開放了。
現階段中國和塔利班的商業談判實際上屬於極為粗糙的程度,甚至談判雙方都是政府官方級,而不是企業級的。塔利班一方是因為沒有企業,中國這邊是官方能做企業的主,所以形式上就變成了直接的官方對話了。
駐塔利班阿富汗的中國辦事處主任徐詠驊並不清楚自己要談判的對象實際上根本就是自己人,他們所謂的談判隻是走個形式而已。徐詠驊帶著任務而來,與他談判的塔利班代表也帶著奧馬爾大領袖“振興經濟、引進外資”的任務,所以基本上算是一拍即合。
負責談判的塔利班代表是被奧馬爾任命為經濟部長不久的迪米什,這個五十多歲的經濟部長不久之前還是一個小軍閥,不過使他與其他軍閥區分開來的是這個不怎麼喜歡穿伊斯蘭袍子的男人,曾經在年輕的時候求學於英國,學習的還是工商管理,並且他旅行過很多國家。奧馬爾對他進行了一些測試,認為迪米什當軍閥不怎麼稱職,但是卻有一定經營和經濟的能力,所以任命他為塔利班臨時內閣中比較重要的經濟部長。
迪米什一直對於奧馬爾持仰望的態度,也許最早他和很多人一樣對於奧馬爾不以為然,但是隨著他呆在坎大哈日久,那股奇怪的氛圍最終也將他包圍了,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他。現在他和很多坎大哈人一樣,開口真主安拉,閉口薩義德(薩義德為首領的意思)奧馬爾。
狂熱的宗教氛圍讓迪米什一心要為領袖做好事情,如果完不成領袖的交托,那麼他就會淪為罪人,這也讓迪米什十分地惶恐。
所以,在徐詠驊見到迪米什和其他塔利班官員的時候,發覺他們顯得異常緊張,而且一臉神聖和大義凜然的樣子,這讓徐詠驊頗為摸不著頭腦,暗道:“壞了,這幫人可能不太好對付啊。我不是正經經濟官員出身,可能要吃虧。”這一下這位辦事處主任也滿頭大汗,如臨大敵。
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兩邊的政府間商業談判開始了。
簡單寒暄客套之後,徐詠驊拿出了自己準備的資料,說道:“各位先生,我們的地質學家都認為在阿富汗的土地上蘊藏著大量的礦物,雖然這裏看似不毛之地,於旱少雨,缺乏水源和植被,但是這裏的工礦資源卻引人注目。”他這話是悠著說的,實際上他的資料裏阿富汗什麼地方有哪些礦產都是一清二楚地標注在地圖上,而如果他拿出來了,別人肯定要問你們是怎麼得到這麼詳細地資料的。結果肯定是推斷中國秘密派人勘探了阿富汗,這種行為通常不被視為友好的行為,是情報偵察工作。
中國掌握的阿富汗礦產分布資料自然是另一個位麵美軍占領阿富汗之後,u6(美國地質勘探局)搞到的,存在基地的數據庫之中。所以基本上在本位麵,中國企業不用花一分錢去探測資源分布,就能夠找到礦區,然後進行粗探,隨即展開采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