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世界都不平靜,除了羅馬尼亞的革命,在中美洲的咽喉要道巴拿馬也出現了戰爭。美國再度高舉於涉主義的大旗,入侵巴拿馬,實際是確保自己在該地區的利益。
巴拿馬的風風雨雨,歸根到底就是美國的杜魯門主義影響下的產物。2世紀初,美國慫恿巴拿馬從哥倫比亞獨立,隨後又取得了開造巴拿馬運河的資格,並堂而皇之地在運河區派駐美國總督。
巴拿馬運河的地位不言自明,美國在這裏有著巨大的戰略利益,也是美國控製美洲影響力的重要籌碼之一,巴拿馬的政局一直不穩,而美國一直不遺餘力地於涉巴拿馬的局勢。在1978年,當時的巴拿馬軍事獨裁者托爾霍斯,與時任美國總統卡特簽訂了一個協議,也就是人們通稱的“民主換運河協議”——要求美國在1999年2月-l日之前從巴拿馬運河區完全撤軍,作為交換,巴拿馬將進行完全民主的選舉。
不過托爾霍斯總統19bl年在一場直升機事故中遇難,擬訂的選舉活動也就沒有如期舉行。隨後巴拿馬又持續重複軍事強人政變奪權的故事,五個派係輪番登場執政又被趕下台,一如普通的南美國家一樣。
這時候有個人物嶄露頭角,他就是時任巴拿馬國防衛隊副司令的諾列加上校,此人在六十年代中期就已經與美國中央情報局有了一些聯係,但這位先生不怎麼聽美國人的招呼,反而喜歡從事一些出格的活動,其中包括毒品走私、洗黑錢、將美國的軍事情報賣給古巴等等。另外還有報道稱他與哥倫比亞的m19遊擊隊也有一些關係。
本年6月巴拿馬總統大選,反對黨聯合推舉的總統候選人吉列爾莫o恩達拉獲得選舉勝利,但諾列加宣布選舉無效,繼續擔任巴拿馬總統。美國隨即宣布對巴拿馬進行製裁,然後又策劃了針對諾列加的一次兵變奪權,但是最終失敗。兩天後,也就是2月15日,這位似乎有腦殘症狀的軍事獨裁者居然宣布跟美國開戰……2月6日,幾個身著便服的美軍在巴拿馬城趕路的途中遭到巴軍的襲擊,造成一名年輕的美軍軍官死亡。老布什總統宣布開始“正義事業”行動。
美國在2月2日淩晨發起了對巴拿馬的“正義事業”行動,美軍第一次使用bl17夜鷹隱形攻擊機,向裏奧哈托的司令部前投放了2枚ghh激光製導炸彈,正式開啟了隱身時代。不過兩架夜鷹攻擊機的打擊效果一般,實際上美軍也更多打的是驗證性的主意。幾顆激光製導炸彈沒有給巴拿馬人造成多大的傷亡,反而使得巴拿馬軍警覺起來。
隨後,美國的數架130在抵達裏奧哈托機場時,遭到了巴軍使用蘇製l4m防空重機槍的攻擊,一架130被擊中損壞了一台發動機,但所幸巴軍的防空能力也盡限於高射機槍了,所以並未給美軍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失。美軍一見不好,立即增派數架a130空中炮艇對地麵進行火力壓製和增援。隨後這那架受傷運輸機總算在20米這樣的低空將突擊隊員們投放了下去。因為許多背負大量裝備的突擊隊員降落在了堅硬的飛機跑道上,其中有3名士兵受了傷。
經過一番爭奪,美軍還是順利占領了裏奧哈托機場,並以此為支點,開始向這一地區輸送更多的力量。
更為激烈的戰鬥發生在美軍攻擊巴拿馬“26營”的戰場上,美軍陸軍特遣隊在數架a130空中炮艇的支援下,將巴軍的26營一個縱隊消滅,擊毀了大量的裝甲車,這也是巴軍在戰爭中組織起來的唯一一次對美軍有所威脅的戰鬥。
為了阻攔諾列加出逃,美軍派海豹部隊第四小隊,攻占普恩塔o派提拉機場。可是因為情報失誤,美軍不知道這裏已經派駐了大量的巴軍,被人們認為無所不能的海豹最終沒有三頭六臂,被巴軍圍攻得相當淒慘,關鍵時刻美軍的增援部隊抵達,才最終解救了他們。
美軍攻擊巴拿馬司令部的時候,也遇到了比較堅強的抵抗,美軍也損失了幾輛裝甲車和一些人員,不過美軍仗著優勢的空中火力,a13e刂直升機單位的出色表現,還是迅速完成了攻占行動,不過在交火中出現了嚴重的連帶損傷事件,造成20名普通巴拿馬平民死亡。
美軍在小時內就占領了絕大多數重要據點,隨後幾天隻剩下一點零星的交火出現。巴拿馬人還非常富有帶路黨性質的幫助美軍推翻諾列加政權。諾列加在平安夜逃入梵蒂岡使館避難,美軍發現後極為無厘頭的用大分貝的播放設備在梵蒂岡使館門口大方一首m∫的樂曲《無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