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最後一絲和平曙光(1 / 2)

中國國內的細節變動,並不影響海灣戰區的具體局勢。海軍在戰區服務的艦艇,改名和除役之類的事情也是要等戰爭結束後進行。

多國部隊發起“沙漠風暴”空襲作戰已近l個月,因為本位麵有了pl這一強大力量的加入,所以使得打擊效果變得更好,也給伊拉克方麵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使其一直強硬的態度發生了些許變化。

海夫吉戰鬥結束後,薩達姆在與蘇聯總統特使普裏馬科夫會晤後表示,“伊拉克願與蘇聯及其他國家和機構合作,共同尋求結束海灣戰爭的途徑。”

其後,伊革命指揮委員會發表聲明稱:伊準備執行聯合國第60號決議,體麵地政治解決海灣戰爭,包括撤軍。但同時附加了9個條件:所有b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進駐海灣的多國部隊及裝備必須撤出;2多國的部分撤出必須在l個月內完成,然後宣布海灣地區為自由區;3以色列必須根據聯合國決議從其武力奪占的地區撤出;4以海灣危機為由運進以色列的武器裝備必須撤出;伊領土和領海的權利必須得到全麵保證;6必須在科威特實行真正的民主;所有針對伊拉克的製裁決議必須取消;b多國部隊的成員國及其支持者必須為重建被摧毀的伊設施賠款;必須廢除伊拉克的所有外債。

在伊拉克麵臨多國部隊幾十萬大軍圍剿,戰局全麵不利的情況下,伊拉克提出的這些條件根本就是腦殘。特別是還牽扯了讓以色列從占領區域撤軍的問題,根本沒有任何遂行的實際性。

美國總統老布什立即發表了殊為強硬的電視講話,他表示伊拉克必須完全、徹底、無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不能將撤軍同本地區其他問題聯係。在伊拉克實施大規模撤軍之前,多國部隊將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繼續進行軍事行動,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迫使薩達姆下台。

英國首相梅傑也表示,伊拉克提出的撤軍建議包括了許多無法接受的條件。如法國、中國、沙特等相關國家也以不同的層次和聲量,發表了類似的見解

與此同時,多國部隊空中力量仍繼續對伊軍的炮兵、裝甲部隊、化學武器庫、飛機掩體等軍事目標實施大規模轟炸,給伊軍和薩達姆政權施加更大的壓力。

世界上不是所有國家都站在多國部隊這一邊的,很多國家同樣出於人道主義和世界和平的立場,在積極斡旋海灣戰爭的結束。

奧地利提出維持海灣和平的6點建議,即:伊斯蘭國家和西方國家之間進行了廣泛的對話,以增進不同宗教之間的相互了解,消除偏見和宿怨;召開中東國際會議,解決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矛盾;在中東設立類似歐安會的機製;召開中東裁軍會議;在世界範圍內限製武器出口。

以上的一些建議確實會富有建設性,但是國家之間利益不同,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本身就不易調和,想要在中東設立統一的歐安會型機製,本身也缺乏合作基礎。再一個就是要求限製武器出口,對於奧地利這樣的國家不算什麼,但是對於中美蘇英法等國那就是很大的問題了,自然不可能獲得世界大國的背書。

同日,蘇聯為結束海灣戰爭又提出了4點建議:為迅速實現和平,伊拉克不加任何先決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2蘇聯支持保持伊拉克的國家結構和邊界;3蘇聯反對針對伊拉克的所有製裁,包括針對薩達姆o侯賽因本人的任何懲罰性行為;4所有其他問題——包括巴勒斯坦問題——將通過談判解決

對此,美國做出了反應,雖然這些條件與美國的本意相去甚遠,但蘇聯的麵子不能不給,所以其態度也出現少許鬆動,對伊拉克撤軍提出6個條件:伊軍在4天之內撤出科威特;2伊拉克放棄入侵科威特時帶進科境內的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b要求伊拉克立即釋放多國部隊戰俘,包括釋放伊拉克入侵科時扣押的26多名科威特士兵;4要求伊拉克公布其在科境內埋設的地雷位置;4要求伊拉克公布其在科境內埋設的地雷位置;要求伊拉克接受聯合國為解決海灣危機通過的2個決議,而不僅僅是要求伊拉克執行撤回到戰前位置的第60號決議。此外,美英一致主張戰後對伊拉克實行武器禁運是必要的,並對伊拉克今後石油資源的開采實行國際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