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 瓜分伊拉克(1 / 2)

所謂中東國家安全會議,實際上就是一個另類意義上的善後會議,也是一種影響力分贓會議,主持會議進行的國家,將在中東和海灣地區獲得說一不二的權力,而中東又是連接歐亞非的重要戰略要地,出產世界上比重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所以對於任何一個誌在全球領導力的國家,都是不容忽視和放棄的地區。

美國和中國都開始在中東駐軍,不過顯然駐軍就要幫助伊拉克恢複秩序和平靜,薩達姆和馬吉德已去,現在的伊拉克是一片廢墟,全國大部分如發電、供水等民用設施不及戰前的一個零頭,上百萬人受到了戰爭的影響,超過十萬人死在了這場戰爭和隨後的瘟疫中。

現在的伊拉克居然沒有一個合法政府,甚至說都沒有一個政府,軍隊和人民缺少食物和其他一係列生活的必須用品,搶劫、強奸和殺人不斷地重複發生。美國自然想要改變這個狀況,可是美軍現在基本上不具備在伊拉克大規模駐軍的可能。國內翻滾的輿情,來自民主黨的政治壓力,以及戰爭中蒙受的巨大損失,使得在沒有人支持美國的情況下,美國人根本不可能再派出幾十萬士兵,駐守在伊拉克,幫助他們建立一個過渡政府,並逐漸實現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實際上就算是美國人想要駐軍然後扶植傀儡政權,也不可能成功。另一個位麵中伊拉克戰爭後美國就是這樣做的,可是伊拉克仍舊是恐怖襲擊的熱點區域,甚至在十一年後,直接擊潰了官方政府,甚至有可能真的再度建立一個類似薩達姆或者塔利班政權的國家。

美國不具備這個能力,不代表中國也不具備。伊拉克大量的石油資源一直被齊一鳴所覬覦,實際上在另一個位麵中,美國打完伊拉克戰爭,真正獲得大多數油氣資源開采權的也是中國的幾大行業巨頭,像是美國人當了打手,而占了便宜的反而是中國人。那些美國大的石油公司,更熱衷於開發穩定國家的石油,而不願意忍受伊拉克的潛在危險,後來頁岩氣的口子被放開之後,更是不在乎這些了。

中國斡旋伊拉克局勢的主要途徑還是要通過走聯合國安理會的路子的,要不然自己沒頭沒腦地在伊拉克整事,沒有大義怎麼也都說不過去。雖然這個大義有的時候輕薄得不如一張紙,但是有這東西跟沒這東西真的是兩回事。

中國政府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決議草案,請求以維和與促進當地戰後重建的身份進入伊拉克,呼籲國際社會予以關注和支持,盡快地使伊拉克建立起一個有效運作的民主政府,並為恢複伊拉克的經濟和社會做出努力。這個提議有幾個聰明的地方,雖然名為維和但實際上卻不是戴藍盔的,這也就是說中國部隊並不受藍盔們不能主動攻擊規則的限製,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主動出手,從而增強了部隊的進攻性和任務性。再者,中國也沒有提獨占伊拉克的問題,而是呼籲國際合作,這也給其他國家進入伊拉克留了一個方便之門,排除了吃獨食之嫌。

而齊一鳴可以在這個時候把阿富汗的那一個分基地轉移到伊拉克的境內,增加對這一地區的控製能力,心靈信標塔這樣的東西也勢必要起一座,是否要控製傀儡這種事情可以待議,因為隻要中國始終在伊拉克保持軍事存在的話,那麼就一直會對這個國家保持影響力。

伊拉克的基礎設施近乎全毀,道路交通、電力、水力、工農業等,這些東西要恢複,需要大量的支持,而很顯然中國企業在經過了五年國內的高速發展期後,已經積累出了一定的經驗,投入到伊拉克這個國家中,也能夠既快又好地幫助伊拉克恢複經濟和穩定。而這個過程自然就是投資的過程,除了掌握伊拉克的各經濟部門以外,對於增加各企業的營收和助益本國經濟也是大有好處的。

不過此時,美國人卻不能繼續坐視中國站在他們被打得鼻青臉腫的臉上,開始到處搜刮戰爭的勝利果實,雖然中國也確實是戰爭的勝利一方。

為了避免中國的地區影響力“不必要的擴大”,美軍頂著巨大的壓力,派遣10l空中突擊師在沒有通知還駐守在中東其他國家部隊的情況下,直接進入無人駐守的巴格達。原本多國部隊對於是否繼續介入伊拉克局勢還有爭論,很多國家都想就此退出,可是在還沒有定論的時候直接出兵,這個實在有些破壞盟友之間的信任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