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內聲討“叛國分裂”的遠東共和國和西伯利亞共和國的聲音此起彼伏,不過葉利欽也沒有犯下冒進的錯誤,畢竟不管是諾渥茲洛夫還是揚科夫,他們手中都掌握著雄雄大軍,甚至還握有核武器這種東西,任何的輕舉妄動造成的後果極有可能是災難性的。
因為諾渥茲洛夫和揚科夫的破壞,各加盟共和國甚至沒有興趣再跟俄羅斯一起討論“新聯盟”的問題了,實際上就連葉利欽自己也沒有成立新的蘇聯的打算,而主要推動這件事的納紮爾巴耶夫也得到了齊一鳴的授意,停止了對蘇聯的維係,最終在新奧加廖沃進行的政治會晤,談判的主要內容是如何瓜分蘇聯留下的龐大家財。
關於貨幣、經濟、基礎設施、國有企業等一係列的問題,葉利欽選擇了對加盟共和國的全盤讓步,但是有一項他卻十分堅持,那就是拿回在這些國家的軍事力量。當然如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都駐有大量的蘇軍,並儲有蘇軍大量裝備,可是他們自己也有國防使命,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全盤交給俄羅斯。
俄羅斯麵臨的國家分裂危機終究跟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大家現在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了,沒有責任再為俄羅斯的家事操心出力
在葉利欽的大力斡旋和利益交換下,一些加盟共和國才願意將一些整建製的部隊和裝備轉讓回俄軍。烏克蘭接管了轄區內的-個軍區:基輔軍區、敖德薩軍區和喀爾巴仟軍區,共計6。7萬兵力,但是在葉利欽的交換下,同意放回接近八萬人的部隊,這些力量主要是地麵部隊,也攜有很多裝備,算是給現在缺兵少將的葉利欽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白俄武裝力量擁有3457輛坦克、3輛裝甲戰車、156門火炮、30架固定翼戰機、79架武裝直升機,總兵力達2。b萬人。經過一番洽談和鬥爭後,俄羅斯大約拿回了約四萬人和與之相關的武器裝備。
然後就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摩爾多瓦等國又向俄軍提供了數量多少不等的部隊,但是遠沒有烏克蘭和白俄提供的規模大。如戰略轟炸機一類的武器,烏克蘭不會保留,所以也變相用經濟條件給換給俄羅斯了。至於核武器的問題這次倒是沒有談,不過烏克蘭基本上隻能把核武器移交給俄羅斯。倒是俄羅斯人對於納紮爾巴耶夫很是擔心,因為哈薩克斯坦繼承了蘇聯約0的核武器,到現在居然提都不提,使得葉利欽們不得不擔心一下。
當然他們現在最擔心的應該是兩個分裂出來的共和國,遠東和西伯利亞同樣部署了大量的核武器,甚至數量加起來基本上可以與現在俄羅斯聯邦控製地區上的核武器數量媲美。顯然如果到了一定地步,“叛亂分子”孤注一擲情況下有可能使用核武器,保證互相毀滅。這一點也是葉利欽最為顧忌的,如果揚科夫和諾渥茲洛夫沒有核武器,他的決斷會變得更容易做出。
葉利欽爭奪得最厲害的是烏克蘭手裏的家當,其中一個重點就是黑海艦隊的艦船,雙方你來我往爭奪一番後,最終還是確定了按比例分配。隻是這兩個國家都沒有料到一個問題,他們窘迫的經濟使得他們雖然繼承了大量的裝備,卻隻能看著不少的東西爛在那裏,而再也不能被使用。
其實不僅僅是俄羅斯看中了烏克蘭的裝備,中國也對一些東西有想法。齊一鳴領導下的一支戰略局特工小組,正在對兩件比較大塊頭的東西進行獲取的籌劃和運作。這兩樣東西就是——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和烏裏揚諾夫斯克號航空母艦。
前者的船殼已經基本上建造完成了,而後者大約僅建造了百分之三十。尋常軍迷都知道這兩艘航母的結局了,瓦良格號在沉寂多年之後,輾轉來到了中國,並被重新改造,成為了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而烏裏揚諾夫斯克號卻由西方國家使了一個花招,用一個皮包公司的名義,唆使船廠將其拆卸,賣了廢鐵。
坦白講,擁有基地造船廠,且月產能達3萬噸,如果齊一鳴真的想上航母計劃,一年隻造航母能造個45艘之多。而且62型航母是核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達b萬噸,具備彈射器和各項比較成熟的技術與應用,比起蘇聯還算是多少有些稚嫩的航母仍舊強不少。但作為一個後世軍迷,得到瓦良格,並將其改造成混血航母,重新命名為遼寧號,像是一個需要被完成的使命一樣。而烏裏揚諾夫斯克號的悲劇,如果能夠避免,齊一鳴可以得到一艘b萬噸的船殼,進行國產化改裝後,同樣可以跟62型航母一樣為pl騁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