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在戰後退役了一部分認為已經不堪大用的裝備,主要保留了美製和中國製的武器。九零年沙特人從美國購買了三百多輛nl坦克,主要型號為nl,而且沙特陸軍中還有比較大量的nu0坦克、nl13裝甲輸送車等美製武器。中國製武器則主要是多功能步兵車、已經升級至vnll水平的履帶式裝甲車、e-l(原-0、e-自走火箭炮等。
原本沙特在七十年代購買的法國製an3坦克在戰爭中表現不佳,而且比起此時世界陸軍裝備第一序列的nl坦克、vt-ia、nht26等坦克差距已經十分明顯,甚至還不如伊拉克裝備的nbt106坦克。其實包括沙特裝備的美製nu0巴頓坦克,也在戰後遭到了一些陸軍人士的非議。
其實什麼事情不能比較,一比較就讓人做不下去了。想要打造海灣最強的陸軍,同時麵對來自以色列和伊朗的威脅,沙特就必須要舍得花大價錢,建設好裝甲部隊。況且沙特經過向北方工業詢價,得知沙特在戰爭中十分看好的nht206犀牛11坦克2umm口徑盟軍版售價隻是60萬美元,比美國人賣給他們的nl一半的價格還低,但是戰鬥力並不遜絲毫。
法赫德國王親自做出了指示,把陸軍手中數百輛的nu0坦克和an3坦克全部甩賣給有需求的國家,然後向中國訂購一批數量為60輛的nht26盟軍版坦克。這筆交易含武器係統、備用零件和彈藥,再加上培訓丨等其他開支,總價值為10億美元。這筆交易沒有用先進支付,而是以這會兒還比較難賣的天然氣支付了,沙特會在今後三年時間為中國提供足額的天然氣,齊一鳴會把這些天然氣用來供應國內普通家庭燃氣,並做氣頭化工。
順便地,沙特還購買了不少中國出產的飛弩-6防空導彈、紅箭反裝甲導彈等,因為這些東西單價比較低,沙特認為大量儲備很劃算。
武器置辦得差不多後,沙特也似模似樣的開始在中國教官的指導下,重新組建自己的陸軍。
海灣一戰對於中國武器的宣傳效應遠不止這幾個國家,以色列也在戰後向中國遞交了求購2套紅旗遠程防空導彈的意向書,不過售以色列武器牽扯甚大,造成的國際影響也比較多,中國還在做不少工作,最終到底能不能成交還需要觀察。
在伊拉克,雖然中國和美國的勢力糾纏還沒有完全厘清,不過總體來說中國對於恢複伊拉克南部什葉派穆斯林控製地區的秩序和建設,還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反觀美國那一頭,最讓他們頭疼的不僅僅是美國大兵軍心不穩的情況,而是庫爾德人在薩達姆被推翻後,蠢蠢欲動想要推動獨立建國了。
顯然,庫爾德斯坦是絕對不被容許建立了,就算美國人同意,中國人默許,擁有大量庫爾德人居民的敘利亞、土耳其和伊朗也絕對不可能坐視這種事情發生,因為勢必這些國家的庫爾德人聚居區會想要並入那個由庫爾德人組成的庫爾德斯坦。一個統一的庫爾德斯坦雖然也是穆斯林國家,但瞧瞧伊朗波斯人跟阿拉伯人的矛盾吧,肯定隻會激化地區的緊張。
而中國控製區這一邊,早先被狂人病毒侵襲,雖然有數萬人死在了病毒感染中,但秩序恢複後,大多數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又返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齊一鳴也不含糊,組織了各種工商團體前往伊拉克南部地區,協助當地政府進行重建工作。
援建的項目包括各種基礎設施,自來水、電力、交通、學校和醫療機構等,當然最必不可少的就是石油開采設施。南部地區是伊拉克的重要產油區,在戰爭中遭到了嚴重破壞,現在伊拉克的國家石油已經不複存在,而中國人控製了這一地區,顯然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巨頭,連競標的流程都沒搞,就進入了油田,開始鋪設各種設施,恢複石油生產。
自然這個過程不能搞得吃相太難看,所以中國公司還是找來了臨時政府的官員進行“監管”,石油開采出來銷售的利潤也進行分成。畢竟現在伊拉克百廢待興,能夠提供資金來源的也就石油這一項了,中國人不可能將這裏的石油全部掠奪走。
政治上,伊拉克的什葉派在中國人的扶植下,統合了瓦西特省、巴比倫省、卡爾巴拉省、卡迪西亞省、米桑省、濟加爾省、巴士拉省等地區,成立了伊拉克南方特區。這個行政區劃是臨時的,但是也具有明顯的指向性,因為這一地區基本上都是什葉派區域,在中國的影響下,什葉派已經基本上在這裏取得了事實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