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長切尼最近畢竟忙,他不僅有著大量的日常性的國防部事務,了解新裝備的研製和開發,而且經常出席國內一些重要的研討會,而這些研討會基本上都有一個指向,那就是中國和美國在共同的敵人蘇聯倒下後,應該如何共存。
一些智庫學者立即不依不饒地提出了“新冷戰”概念,畢竟中國仍舊是紅色國家,由一個“不民主”的cp統治的國家,與美國的普世價值觀不符,而且似乎也像蘇聯一樣熱衷輸出革命,隻不過是做得比較隱蔽而已。
不過也有一些專家學者認為,中國現在與美國是處於相當不錯的關係當中,海灣戰爭拉近了兩國的合作關係,也證實了中國願意為美國鞍前馬後,遵照美國的規則行事。剛剛拉倒一個大國,又這麼快把一個還是自己朋友的大國推到對立位置上,這已經不是愚蠢能夠形容的了。
顯然任何一個帶腦子的政治家都不會沒頭沒腦地把中國一下子定位為美利堅的敵人,這不科學而且不健康。雖然中國與美國存在著多方麵的競爭關係,尤其是這兩年中國企業已經接替了日本企業的風頭,開始在很多行業內挑戰美國的經濟利益。但中國和美國之間現在並無直接你死我活的矛盾,美蘇爭霸是由於兩個大塊頭都想當老大。現在的局麵是,中國老老實實地坐在台下,就看美國人怎麼跳舞。難道美國還能從台上跳下去,然後沒理由地暴揍觀眾一頓麼
中國雖然與美國存在競爭關係,但並沒有在什麼公開場合宣示自己對於世界霸權有任何的野心,而且也是屢屢迎合美國的立場,這讓一些人認為中國不足為慮,隻不過是相對歐洲國家來說比較大隻一點的盟友。
不過比較務實的戰略學家並不這樣認為,最起碼中國具有跟美國抗衡的潛力,所以是否出現中美對抗的新冷戰格局,取決於中國有沒有這個意願。而意願這個事情,其實就是一些人拍拍腦袋就決定的事情。所以放任中國繼續變強,絕對不是一件保險的事情。
此時的局麵比起另一個位麵二十年後的情形有類似之處,甚至稍稍緩和,但台麵地下的暗流湧動是不遜分毫的。
隨著老布什的即將退位,切尼這位忠實於將也要下崗了,不過他也會站好最後的一班崗。他此時正接見了來自空軍研究實驗室的人員,跟進空軍和海軍飛行器研發的進展。
“洛克希德公司已經拿到了合同,我們也確定了b2作為空軍新一代的戰鬥機。”
切尼打斷他,問道:“我想知道的是,b2能不能與中國已經研製,並且可能在今後三五年內就正式服役的那款殲-ll黑鷹戰機抗衡?”
官員稱:“很顯然,在開發下一代戰機的過程中,我們的很多概念與中國人是極為近似的。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等概念我們都十分認同,另外中國人還認為新的戰機需要有更強大的超視距空戰能力以及態勢感知的能力。我們推測,中國的殲-ll戰機將比較注重機動性和空優能力,而對隱身和超音速巡航的追求可能要弱一些。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中國戰機的設計采用了鴨式布局和前掠翼,這必然對於雷達波反射創造便利,但是這樣的氣動布局卻對戰機在亞音速和跨音速的機動有著超乎尋常的好處。另外加上中國戰機的彈倉設計其實並不多麼優秀,極為局促,使其不太可能攜帶太多種類對地的武器。由此來看,殲-ll黑鷹應該是中國專門製造用來空戰的一款重型戰機了。”
這名官員喘了一口氣又解釋道:“我們的b2采用了更加先進的設計,基本可以確定在隱身上要比殲-ll領先一個層級,而且更強的動力也賦予了我們的戰機優秀的機動能力,我認為就算是與殲-ll對戰,也不會落在下風。更何況我們也為b2設計了小直徑炸彈,使其能夠有能力進行突防攻擊。”
切尼饒有興趣地問:“你們有沒有做過評估,隱形戰機互相都隱身的話,那麼他們在超視距之內很難互相發現,當發現之後基本上就已經要進入視距了,所以以後的空戰又要從超視距回到狗鬥麼?”
這名官員隻能道:“我們對此還在論證之中,尚未有確切答案。”
切尼點點頭,不再糾纏這個問題,他又問道:“海軍那邊natpl+劃確定不會暫停了,雖然蘇聯沒有了,但是中國海軍在海上的存在,尤其是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存在,已經讓一些海軍將領十分不喜了,所以海軍希望跟進新戰機的計劃,打造能夠有效有力壓製對手的戰鬥機,但他們似乎認為b2本不可行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