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刺殺藤森(1 / 2)

吳奇軒,更常用名為費爾南德斯o吳,他是一名第二代秘魯華裔移民,他的父親原本是中國富商,解放後舉家逃到秘魯。初時吳家在秘魯十分風光,吳家擁有兩艘漁船,在世界最知名的秘魯漁場每次出航都收獲頗豐,吳家還擁有一個大農場,雇傭當地人種植,算是很有錢的人。

不過在七十年代的時候,由於當時政府進行了類似“第三條路”的改革,也就是介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改革,其中土地改革使吳家失去了最重要的農場,加上他們本身就不是拉丁人更受欺負。隨後不合理的工農業剪刀差和讓農民賠錢的政府收購農產品計劃,使得吳家把兩艘漁船也賠了出去。

此時吳家樹倒猢猻散,最後吳家父親連治病的錢都沒有,客死他鄉。吳母也在一年後去世,留下還不到二十歲的吳奇軒孤零零地在世上打混。失去了教養的吳奇軒認識了一夥毒梟,跟著他們一起種植罌粟,販毒賺錢。當時他覺得這種快意恩仇的生活十分舒爽,吳奇軒學會了玩槍,學會了殺人,對於逼得他家破人亡的秘魯政府有著格外的仇恨。

八十年代初吳奇軒所在的團夥在一次黑吃黑中被消滅了,吳奇軒也差點被打死,對方俘虜了他,並見他很會打仗,就招降了他。吳奇軒對於跟誰混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想法,反正他們做的事情差不多一樣,種毒品然後賣毒品。

不過這個新團夥也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找工會發動罷工,偶爾襲擊政府機關,每到選舉的時候就要給選舉站送炸彈祝福。而且他們還喜歡傳看一本紅色封皮的小書,上麵畫著一個很有氣勢男人的頭像,吳奇軒聽說過這個人,因為他老爹曾經在酒後不止一次的咒罵道,要不是他自己一家也不會離開大陸

那個時候,紅皮書裏的東西對於這個團夥中的每個人都是很神秘的,吳奇軒看過西班牙文的紅皮書,但覺得翻譯的稀裏糊塗,終於有一次,他在一個頭目那裏看到了中文版的紅皮書,吳奇軒如獲至寶,他雖然生在秘魯,但父親教過他中文,雖然這本小紅書上的中文缺胳膊少腿,但並不影響閱讀。

看完這本書,吳奇軒覺得整個人就悟了。他突然感覺自己這個新的販毒團夥很神聖,比其他的販毒團夥和武裝分子都有前途,因為他們有一個高尚的目標——解放全人類。

這個他認為十分有前途的組織也有一個聽上去貌似很有前途的名字,“光輝道路”。趁著八十年代秘魯經濟不斷下滑崩潰,光輝道路發展勢頭極為迅速,很快光輝道路就控製了秘魯三分之一左右的國土。當地人不給政府繳稅,要向光輝道路繳稅。政府軍屢次發動軍事行動圍剿光輝道路的武裝分子,無不是大敗虧輸。

6年的時候,光輝道路跟一個國際雇傭兵組織取得了聯係,這個名為西木的公司以提供軍火作為條件,要求光輝道路向其提供優秀的兵員。光輝道路的領導者古茲曼認為西木雇傭軍打仗凶狠,光輝道路的武裝分子去了能夠學到厲害的東西,就抽調了一百多名有誌向有理想的年輕武裝分子加入西木,到處打仗。

吳奇軒也在這一百多人之中,他確實在西木公司學到了不少東西,因為西木還有不少中國雇傭兵,吳奇軒也第一次認識了不少來自祖國大陸的同胞。跟著這些人,他了解了更多的信息,比起地獄一樣的秘魯,中國好像一個天堂一樣。人民安居樂業,政府施政有道,社會團結安定。有的時候吳奇軒為自己老爹可惜,如果當時他沒有出國,也許現在他就不用過得這麼慘。當然,以他老爹的成分當時沒出國,估計全家早就在七十年代被整死了。

經過長時間的考察,吳奇軒被發展成了某個中國特殊部門的下限,這時候吳奇軒才知道原來西木雇傭軍實際上是中國組建用來搞事的。他被送回秘魯,組織給他錢,給他人,給他槍,他要為組織辦一件大事——刺殺現任總統阿爾伯托o藤森

吳奇軒滿以為自己回秘魯之後,應該是發揮自己這幾年所學,發動群眾開展革命鬥爭的。有了組織和背後的中國支持,吳奇軒很有信心將腐朽的秘魯政府推翻,在這裏建造一個紅色政權。

作為第二代移民,而且考慮到他的身世,吳奇軒對於秘魯的歸屬感並不高,甚至他對祖國中國的歸屬感其實也沒有多麼強烈。他當初被紅寶書吸引,後來又加入戰略局,實際上隻有單純一個動機,那就是要做大事。至於利國利民,解放全人類什麼的,他不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