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 盧旺達大屠殺(1 / 2)

新人民幣的震撼影響尚未過去,日本真理教叛亂和埃博拉危機仍舊延燒,而這時在非洲一件駭人聽聞的慘案又爆出來了,這就是盧旺達大屠殺。

盧旺達大屠殺主要是人口多數的胡圖族對人口少數但地位比較高的圖西族進行的種族滅絕行動。導致盧旺達*刂劇的,其實還是殖民者。圖西族和胡圖族其實在人種、語言上沒有什麼太大差異,文化信仰上也基本相同,真正區分他們的是職業和社會地位,這與印度的種姓製度還不太一樣。印度那是膚色和職業雙重決定。

圖西族以前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牧民,他們主要以放牧牛羊為生,而胡圖族主要是從事種植業的農民。他們出現的階級差異來自於生產關係,胡圖族人耕地需要使用耕牛,而圖西族人有牛,他們將牛出借給胡圖族人,而胡圖族人又缺少財產,隻能使用勞力交換,最終造成了圖西族人地位上高於胡圖族。

而在比利時人殖民這裏之後,他們更是有意識地親近和培植圖西人,利用圖西人來統治這一地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在知道殖民不可能一直持續後,比利時人又開始關注胡圖族,像其他歐洲殖民者一樣人為地製造種族矛盾,而為自己繼續在地區內保持影響力和仲裁力提供條件。

胡圖族和圖西族在爭奪國家統治權上屢屢爆發衝突,甚至是戰爭,在大屠殺之前,兩族曾經爆發了三次內戰,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93年,僑居鄰國烏於達的圖西族難民組織“盧旺達愛國陣線”又於胡圖族政府發生了衝突,引爆了新的內戰。非洲國家的內戰很少出現一方可以完全消滅另一方的局麵,所以重複著一遍遍的劇本,1993年b月4日,胡圖族政府和盧旺達愛國陣線在幾個鄰國的斡旋調解下,於坦桑尼亞北部城市阿魯沙簽署和平協定,決定結束內戰。

而胡圖族政府中得種族極端勢力對於結束內戰不滿,並認為簽署和平協定的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感到十分不滿,認為他在與愛國陣線的談判中讓步太多,是賣國賊。

1994年4月6日,載著盧旺達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和布隆迪總統西普裏安·恩塔裏亞米拉的飛機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附近被擊落,兩位總統同時罹難。該事件立即成為了胡圖族對於停戰和平不滿而爆發的一個導火線,胡圖族民族極端勢力指責是盧旺達愛國陣線圖西族殺害的胡圖族總統,所以他們號召胡圖族拿起各種武器,對全國的圖西族進行清理。

在胡圖族極端分子的宣傳中,盧旺達國家被比喻為一個大花園,胡圖人極端分子在其中享受著其追隨者們“割掉莠草”、“砍倒高樹(成年人)”和“樹芽(孩子們)”慘絕人寰的“樂趣”。無數的胡圖族人拿起砍刀、木棍甚至農具,對可能就是昔日鄰居的圖西族人進行屠殺,並且是沒有絲毫心理負擔的屠殺。人性的凶殘在此刻盡顯無疑。

不僅圖西族人遭到了屠殺,就連一些主張民族和解,庇護一些逃生的圖西人的溫和派胡圖族人也遭到了同胞的屠戮。這已經不再是一場單純的種族滅絕,而是一群殘暴的人在享受殺戮的快感。

另一位麵中這一舉世震駭的大屠殺造成了超過8萬人的死亡,使得盧旺達人口消失了九分之一。在二十世紀末還有如此可怕的種族屠殺,而且自詡主持國際公道和正義的聯合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反應消極,最終也是釀成這次慘案的幫凶。

聯合國在盧旺達種族大屠殺的整個事件中表現不僅僅是消極了,簡直就是不負責任和掩耳盜鈴。直到大屠殺發生的第四天,聯合國安理會才進行了一次投票,決定象征性地在盧旺達保留20名維和人員,這杯水車薪的維和人員的職責僅僅是調停停火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而在盧旺達種族大屠殺持續了近一個半月之後,聯合國才決定將聯合國駐盧旺達援助團人數增加到556人,擴大其行動授權,並說服其他國家參與救援。而所謂的救援工作也基本上以提供醫療援助為主,使用武裝部隊阻止屠殺的動作卻是沒有。

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其實是一年之前美軍失敗的“黑鷹墜落”,讓所謂的先進國家們對涉足非洲產生了十足的恐懼。這片蠻荒的土地上還是有十分凶狠的居民的,一旦於此泥足深陷,想要再拔出來恐怕要掉幾片肉下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