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法國巴黎近郊的朗布依埃召開了一場重量級的會議。該會議由美英法德意俄中七國共同參與,主要目的調解發生在科索沃的衝突。南斯拉夫方麵最初拒絕與科索沃解放軍同席的,因為這樣就使得這群反叛者等於擁有了跟他們平起平坐的權力,而顯然在西方國家的參與下,南斯拉夫占不到什麼便宜,所以還不如幹脆不要參加。
不過在中國駐南大使的建議下,諾瓦科維奇還最終選擇派出代表團前往法國,因為最起碼南斯拉夫有誠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即便南斯拉夫方麵也根本沒有和平的想法,但姿態總要做出來。
中國為了顯示對南斯拉夫和科索沃問題的重視,不僅外長唐佳瑄來到了巴黎,甚至一位七常之一的大佬也親自到場壓陣。中國擺出了一副要力保南斯拉夫的勢頭,外界評論認為,朗布依埃會議的火藥味十足,美國可能會聯合各西方國家對南斯拉夫開炮,而中國獨力相搏,被人不看好表現。
會議一開始,北約國家就展現了強硬的姿態,由美國特使希爾提出了解決方案:尊重南聯邦的領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聯邦軍隊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軍解除武裝,按當地居民人口比例組成新的警察部隊維持治安,北約向科索沃派遣多國部隊保障協議實施。
隻這樣的協議明顯有利於科解而不利於南斯拉夫的,雖然嘴上尊重了其領土完整,但卻要讓南斯拉夫人民軍撤出科索沃,並要讓北約派出安全部隊駐紮在科索沃,實際上就要造成南斯拉夫對科索沃失去實際控製的局麵。
其實不僅南斯拉夫方麵不願意簽署這樣的協議,科索沃解放軍方麵也對這份協議頗為不滿,因為協議要求他們放棄武裝,這顯然曆經萬苦組建起來地科索沃解放軍不能接受的。尤其一些具有政治野心的人物知道,手中有槍杆子才自己今後的倚仗,未來如果孤家寡人一個,能夠形成的影響力必定有限的。更何況,科索沃解放軍許諾給科索沃人以獨立的,如果接受了這樣的協議,科索沃仍舊屬於南斯拉夫,這等於他們自己食言。
當然不能接受這個協議的還有別人,那就中國。中國將南斯拉夫作為歐洲的重要戰略夥伴,雖然尚未達成軍事同盟關係,但準同盟跑不了的。更何況中國屯駐了九千多名士兵在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局勢與中國海外基地的穩定息息相關。
中國外長唐佳瑄在會上強硬表示:“北約國家所提出的方案不具備實際操作性,並帶有偏見且非建設性的,根本不能實質性地解決問題,對此中國對該方案明確反對,並認為,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在尊重科索沃人民民意的同時,切實尊重和支持南斯拉夫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直接討論這樣政治性的問題難以取得建樹,我國認為,現階段最主要的問題取得雙邊的停火和對難民的安置。”
德國外長費舍爾則辯稱:“明顯地,南斯拉夫方麵尤其主導的塞爾維亞勢力,對於科索沃的阿族人進行了暴力的侵害,而如果不將南斯拉夫軍隊撤出科索沃,那麼科索沃的阿族人仍舊處於被侵害的危險之中。”
唐佳瑄表示:“讓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在自己合法的領土上撤出,並且徹底放棄一地的治權,等於變相分割這個國家的領土,嚴重地侵犯獨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為,也粗暴幹涉他國內政的行為。”
美國特使希爾卻眨著眼睛,出了後世一句特別有名地話:“唐外長,我們認為,人權高於主權的,在科索沃發生的事情已經挑戰了人類的良知和基本的底線,任何國家的存在不以傷害人類生存和發展權利為基礎的,國家的主權應該為人權讓道。我們無法坐視一些人打著保護國家主權的旗號,光明正大地侵犯人權,這與普世價值觀嚴重悖逆的行徑。”
唐佳瑄氣笑了,道:“人權大於主權?我國認為,主權在一定程度上等同於本國內廣泛國民個人人權權利的總和,而根本不可能存在小部分人的所謂權利要讓大多數人的權利讓道的局麵。你們以人權高於主權進行幹涉,最終還會侵犯到另一部分人的人權,所謂保護了科索沃人的人權,可其餘南斯拉夫人的權利卻又被侵犯。所以,我方認為,這種觀點根本不能成立,而我方也奉勸有關國家,不要以什麼新潮惹眼的概念為借口,意圖侵犯一個主權國家,並搞亂整個地區。中國作為有責任的大國,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的積極力量,絕對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