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 騎虎難下(1 / 2)

在對南斯拉夫的攻勢第一天就遭受挫折後,北大西洋理事會各國外長和防長共同出席,針對並不怎麼燦爛的南斯拉夫局勢進行商討。

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一位在美國政壇頗有外交鐵骨的女政治人物,此刻強硬地表示:“不能容許中國再這樣胡作非為下去,他們雖然沒有實質性地與我們發生交火,但其行為已與戰爭行為別無二致,並對我們的部隊造成了極大損傷。戰場上不存在絕對的無關者,而中國此時顯然不我們的朋友,那隻能我們的敵人了。”

西班牙外長則憂慮地表示:“可如果直接將中國扯入這場戰爭中,我們要打的恐怕就不一場地區衝突了,而一場全麵性的世界大戰。”

英國防衛大臣羅伯遜則指出:“可中國已經卷入了這場戰爭,並不我們願不願意卷入他們的問題。”

德國外長約什卡·費舍爾則搖頭道:“我覺得在座的各位的國家,都沒有準備好跟中國這樣一個世界級的軍事強國進行一場全麵大戰的準備。我們因為一件並不格外嚴重的事件,卻要為它進行一場可能死傷上百萬人,毀滅幾十年才締造的和平局麵,實在令人惋惜和遺憾的事情。”

奧爾布賴特對於費舍爾中國世界級軍事強國的表述有些不滿,她強硬地道:“需要指出,我們並不因為一件雞毛蒜皮的事情而聚集在這裏,發動一場戰爭的。我們為了我們的國家所堅守的‘自由、民主、人權’的神聖價值觀而發起這次捍衛戰爭的。固然和平的環境值得我們珍視,可我們也應當汲取曆史的教訓。對於不良善且心懷不軌的暴力國家,絕對不能姑息和綏靖,二戰前自由世界對於希特勒的綏靖,導致了一場慘劇,我們不應看到舊事重演。”

挪威防長立即插話道:“我認為今天的中國與當日的納粹德國並不具備可比性,雖然中國並不與我們秉持相同價值觀的國家,但我們不能否認中國人幹得還不賴,而且也沒有嚴重的過失。另外,納粹德國在二戰前的體量和軍力,遠不及今日之中國。”

德國人對於奧爾布賴特的比喻並不很滿意,臉色黑黑地坐在那裏不話。奧爾布賴特又道:“中國很強大,但美利堅更加強大,北約的盟友們也十分強大,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對抗中國。更何況我們也許不需要一場戰爭,就能夠讓這條惡龍退卻,隻要展示我們的手腕和肌肉,在歐洲家門口,中國人不敢造次!”

國際政治都相當現實的東西,沒有哪個國家能真的為了一些虛頭巴腦的口號和理念去白白參與戰爭。科索沃戰爭歸根究底美國和中國在爭奪世界領導權的一出戲,而北約諸國隻不過坐在美國的戰車上不得不參與。如果打順風仗,也無所謂了,幫一幫美國人,美國人在其他一些方麵也會投桃報李,可中國明顯不什麼軟柿子,要跟著美國集合起來力量打中國,這些歐洲國家都覺得懸,而且根本就犯不著。

但這些歐洲國家又不能在這個時候撂挑子,這將嚴重破壞北約的互信以及與美國的關係,畢竟他們還需要美國這個老大哥幫助他們進行集體防禦。此時蘇聯這個可怖的敵人雖然已經不在了,但世界上各種新型威脅也在滋生,極端綠教恐怖分子、新興國家的挑戰,還有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威脅,北約同樣具有很強的存在必要。

其實就算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自己也不那麼有底氣的,白宮和國會山方麵對於如何處理科索沃有著比較大的爭議。克林頓本人也比較猶豫的,如果要打贏科索沃戰爭,必然對中國駐南部隊出手。美國能夠接受的最大限度,在巴爾幹與少數的中國部隊進行一場局部戰爭。而如果中國持續向這裏增兵,或者將戰火燃燒到其他地區,比如西太平洋甚至夏威夷,那麼美國人就無法接受了。

不僅歐洲各國沒有做好與中國開展的準備,就連美國自己也沒有做好這個準備。隨著這麼多年美國一直都在增強對中國的防備,但這個防備多方麵的,橫跨經濟、地緣政治、軍事等方麵,但要打仗的話,五角大樓認為現在還不好時機。更何況,打仗便宜的隻有軍火商們,而美國更大量的資本家和財團們,嚴重排斥一場戰爭帶來對他們生意的破壞。

當今世界隻有和平做生意才能發大財,而戰爭所帶來的破壞,也同樣資本家和財團門深惡痛絕的東西。之前日本內戰和埃博拉疫情,就給不少的美國公司巨大的損失,如果有什麼政府叫喚著打仗,不少盈利頗豐的資本家和財團必然抽掉對其的政治獻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