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浮出水麵的基地組織(1 / 2)

論軍事實力,南斯拉夫比起阿爾巴尼亞來強了不止一籌,阿爾巴尼亞此時仍舊裝備著比較陳舊的前蘇聯武器,在東歐劇變之後也沒有再度提升自己軍隊的武器水平,甚至連與軍事強國的一些合作交流也比較少。反觀南斯拉夫在九十年代以後就完成了“部隊中國化”,其人民軍打造得極具中國pla的特點,武器裝備上也算得上強勁,所以在雙方擼起袖子開幹之後,阿爾巴尼亞表現地遠沒有自己放嘴炮時那麼強大,在南阿邊境的阿爾巴尼亞軍事設施,連續遭到了南斯拉夫人民軍炮兵和航空兵部隊的打擊,損失慘重。南聯邦部隊也不開進阿爾巴尼亞境內進行地麵作戰了,依托自己更強的軍事實力,零星地打擊阿境內的軍事設施,尤其被標記為阿族武裝據點的設施。南聯邦經曆了北約的一日空襲之後,空軍機隊受到了一定損失,隨後南斯拉夫加入上合,上合理事會通過決議,向南斯拉夫免費用租借一批來自中國的60架封存退役的殲-10a戰鬥機,增強其空防能力。作為中國空軍鍾愛的第四代戰機,包括齊一鳴為空軍提供的基地產殲-10,a和b兩個型號中國共製造了兩千多架。其中殲-10a製造量為1066架,現在除100餘架還在中國空軍服役,絕大多數已經退役封存,機齡很新,基本都十年出頭。這些戰機雖然進行了封存,但齊一鳴估計以後能利用上的機會非常小了,因為全軍正在大上五代機,如殲-31這一項目,軍方為了快速裝備,已經在沈飛、加加林、勝華三個飛機製造廠安置了生產線,全力開動的情況下年產能夠達到五百架近六百架。在這種情形下,齊一鳴想著給這批封存的殲-10a找點用場,顯然拿出去給空軍乏力的盟友們使用一個很好的出路。特別上合的東歐盟友們,相對於亞太幾個軍事強國,軍機數量還少,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甚至若即若離的捷克斯洛伐克,這些國家的戰鬥機數量沒有超過一百架的。而上合在歐洲的北約敵人們,像英法德意西這些國家空軍力量都很強,就算有中國駐歐部隊的協助,抵抗北約空軍也有些吃力的,故而不斷增強這些國家的空防實力很必須的。大戰將至,齊一鳴也不會太在乎什麼錢不錢的問題了,幾百架殲-10a都將以這種免費租借的方式來到歐洲,提高上合歐洲部分的整體力量。獲得了一批60架殲-10a超級猛龍的南斯拉夫空軍再度牛氣起來,作為中國十分青睞的一款中型多用途戰鬥機,殲-10雖然比不上殲-9這樣的“炸彈卡車”,不過七噸多的載彈量也能夠讓其比較好地執行對地任務了。南空軍出動了多架殲-10,還有其自身改裝生產的yug-5,以及數架飛豹戰轟機,形成了梯次機群,對阿爾巴尼亞境內的目標進行了打擊,給阿爾巴尼亞方麵造成了不小的損失。更重要的,空襲雖然沒有給阿爾巴尼亞民眾帶來什麼傷亡和損失,但卻造成了他們極大的恐慌。一部分阿爾巴尼亞人以為戰爭就要來臨,收拾行李帶著家人逃亡意大利和希臘,就算政府出麵阻止也不行。

而通過南斯拉夫的軍事行動,阿爾巴尼亞政府也認清了自己不可能抵擋得了南斯拉夫的強勢軍力,隻能開始求助歐盟、美國、聯合國,希望他們能夠幫助阿爾巴尼亞斡旋。

歐美國家紛紛出聲譴責南斯拉夫,不過卻沒有哪一隻要再發動軍事打擊了。而且似乎在打痛快之後,南斯拉夫也停止了空襲和炮擊,單方麵退出了軍事行動。其實南斯拉夫單方麵停火,就等於衝突降溫,因為以阿爾巴尼亞受損程度,很難發動什麼能夠威脅南斯拉夫的攻勢了。而最為不安定的阿族武裝在這個過程中也蒙受了巨大損失,即便想要反過來報複南斯拉夫,也不一件容易的事情。

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雖然沒有簽訂停火協議,但實質性的停火已經達成,南斯拉夫無意進一步敲打阿爾巴尼亞,而阿爾巴尼亞也無力對南斯拉夫進行反擊。不過借著這個由頭,美國又發現了一個不錯的幫手。針對南斯拉夫的軍事壓力,阿爾巴尼亞迫切需要來自外界的援助,尤其軍事援助。白宮果斷地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一筆軍事援助,雖然比起中國對上合國家的軍援微不足道,但也讓阿爾巴尼亞頗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