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次大陸猶如山羊的羊臉,而羊角計劃就像是兩支羊角插在了羊臉之上,隻不過這兩支羊角是倒生的,會要命。印度本來算是地緣環境比較好的國家,在南亞一家獨大,要是北側沒有中國那簡直可以算是完美,況且就算毗鄰中國,也有世界屋脊的遮蔽,中國長時間內很難從高原上下來威脅到他們。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中國軍力昌盛,而且有著種種辦法能夠平衡掉高原和山地作戰的不利,印度能夠倚仗的最大憑借已經失去,而過於強大的中國已經成為了印度人的夢魘。
先是中國奇兵天降,攻擊了爭議地區的藏南,並且從印度人手中奪回了這一塊被印度非法控製數十年的土地;再是中國為了支持巴基斯坦,從新疆出兵,由阿賽克欽進入印度控製的拉達克,協同巴軍齊攻印軍,使得印軍遭受了重大損失,並且無法繼續穩住其在克什米爾的防線了。
特別是在克什米爾上空,印軍已經基本丟失了製空權,原本僅有巴空軍的時候,印度空軍還能鬥個旗鼓相當甚至略占上風,但當中國空軍介入後,印度空軍立即遭受了嚴重打擊,並且開始消極避戰,以減少空軍戰機資產的流失。
西線克什米爾戰場中國並未派出太多五代戰機,基本上還是空軍的殲、殲-10等第四代戰機,不過規模上可是相當驚人的。在西線,中國空軍至少投入了一百架戰鬥機,以及一個團規模的逆火轟炸機,隨時根據需求投入戰場之中。
印軍nh2、b15一開始麵對的對手都是巴基斯坦fijp-b這樣的戰機,不是四代的輕型機就是三代老型號,戰鬥起來還是能夠占到一定便宜的,在印軍回過神來之後,天空中的較量就變得異常激烈,基本上每日都有印巴雙方的戰機隕落於長空。印軍fl梟龍尚能夠跟m2較量一下,但是麵對b15的時候就多少有些力不從心。
不過局麵很快在中國人加入後發生了改變,中印西線戰場的首輪空戰爆發在拉達克地區首府列城上空。兩架印軍b15在追逐巴軍一架hp-戰機的時候,遭遇了趕來支援的中國殲-10超級猛龍戰機。中國戰機是四架殲-10組成的飛行中隊,在對付b15的時候顯得遊刃有餘。
印軍b15雖然是雙發重型戰機,但是殲-10b也有著自己的優勢,比如在航電係統上優於印軍的簡化版本b15,配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在比較遠的距離上就發現了印軍戰機的蹤跡。同時,殲-10b也有著比較高的機鼻指向率,瞬盤的性能也更好,在機動的作戰中,嫻熟的中國飛行員很好地發揮出了自己戰機的優勢,在b15in尚無法捕捉自己的時候,就出手發射導彈,印軍戰機接連被擊落,幾乎沒有什麼還手之力。
要想中國飛行員現在基本都是保持大強度飛行訓練,基本上都是年飛行時數在3uj時,而印軍的強度就遠沒有pla厲害了,也就是在10uj、時左右,甚至還不能達到這個數字。而體係的訓練和實戰演練上,印軍比pla差得更不是一星半點了。
所以當印軍飛機碰到中國戰機的時候,就如同豺狗遇到了雄獅,根本不堪一擊,輕易就被撕碎。印軍在西線戰場接下來與中國戰機的戰鬥中,損失了更多的戰機,印軍還大量裝備的m2l戰機被擊落的最多,支點和b15也有一定損傷。而中國方麵則是因為故障墜毀了一架殲影豹,所幸飛行員沒有事情,並隨後被抵達的巴基斯坦軍隊救走。
其實在西線的空戰中,實踐的基本上都是十幾年前中國空軍的那些套路,通過更好的裝備實現先敵發現先敵打擊,基本在視距外解決戰鬥,中國空軍並未給殲、殲-10這樣的老戰機整合新一代的霹靂-10、霹靂-13和霹靂-14空空導彈,不過就算是pl和pl-2這樣的上一代空空導彈性能,也超越現在印軍使用的b73、aim9之類的東西。
印軍一周內就被擊落了十六架戰機,引起了印度的極大憂慮,印度國防部這時候也有些病急亂投醫了,在印度宣布加入北約後,印度向北約盟國求援,希望美軍或者其他北約國家戰機能夠來到印度,協助印軍抵抗中國空軍。美國人自然是一口答應了,並且著手準備戰機轉場印度參與作戰的事宜,但是北約很多國家對此反應十分冷淡,並不打算介入到這場爭端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