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 所羅門群島戰役(一)(1 / 2)

“印尼需要部署我們更多的戰機和更多的部隊,部署在印尼的空軍如果能夠穩定下來,我們可以對在新幾內亞島的中國人進行兩麵夾擊”北約亞太戰區指揮部的指揮官法戈認為發生在印尼的失敗是情理之中的,並不意味著美軍沒有希望獲得最終的勝利,上合聯軍出動了數倍於美軍戰機的航空兵力量,反而美軍飛行員的抵抗也是很堅決而有效的。於是乎,法戈提出了更激進的手段,向澳大利亞、印尼等地增兵,尤其是戰鬥機,上合明顯擁有大量的戰機,而指望數量上遜於他們的北約靠著更好的技術取得勝利,實在是不現實的事情。

就像是戰爭到來,中國解封了西部飛機墳場中大批已經退役的戰機,分給盟國使用一樣,美國也從自己亞利桑那州的飛機墳場中將近乎所有能夠利用的戰機解封出來,進行整裝之後,投入到戰爭中。

美軍調派近30架戰機,連同幾個盟國派出的戰機,橫穿太平洋,抵達澳大利亞,隨時準備進入印尼,參與到與上合聯軍的空戰之中。隻不過因為上合聯軍對印尼的主要機場設施進行了打擊,要恢複原狀恐怕還要花費一些時間。不過也因為上合聯軍的打擊戰機是以殲、殲-6等多用途戰機為主的,載彈量畢竟有限,所以上次的空襲中,並沒有摧毀所有印尼的設施。

法戈還為南翼的北約盟軍進攻策劃了更加雄心勃勃的計劃,他準備在澳大利亞建立轟炸機基地,部署b6、blbb2等美軍轟炸機,直接跨過數千公裏向南洋發動空襲。這個決定頗為類似二戰時期剛上任的尼米茲就製定了轟炸東京的計劃一樣,戰術上的價值並不大,但是能夠對敵人進行足夠的心理威懾,從而使得對手做出一些並不明智的決策,變相有利於戰局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

不過美軍也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相比中國用心夯實自己的轟炸航空兵的實力,不斷地擴充轟炸機機隊,而美軍的轟炸機數量不及中國轟炸機的五分之一,老舊的b6現在隻能打打順風仗,在正麵戰場中生存性能堪憂,而blb槍騎兵和b2幽靈的數量有限,即便是美軍有意增加製造產量,可兩者加起來也僅僅是堪堪超過一百架。

現在美軍不得不投入巨額的裝備采購和研發預算,製造大量的武器,以應對強勢的中國軍隊。美國人也十分不解,明明僅僅在八十年代中後期才開始大肆擴張軍事實力的中國,是如何做到在武器數量和武器質量都追上甚至超越美軍的。也就是格裏戈裏·柯克知道一點內情,但他也沒有這個閑情逸致告訴美國人,美國人使用了大量的情報力量想要一探究竟,始終難以獲得太多有價值的信息。

中國plal也不會完全就讓美軍出招,在確認上合聯軍能夠保護好自己的後方時,中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發動了所羅門群島戰役,太平洋艦隊西南特混艦隊在空軍和二炮的配合下,開始進攻美軍控製下的所羅門群島。

吉林號航空母艦和香格裏拉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駛離泊地拉包爾,進入所羅門海,開始對所羅門群島中駐有美軍和北約盟軍的島嶼發動空襲。美軍的主要戰鬥力量都被部署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二戰時期著名的瓜島戰役就爆發在這裏。除了瓜島外的其他幾個島嶼,美軍僅駐紮了少量的部隊,以防中國軍隊的登陸作戰,但想要全麵控製這些島嶼,美軍還是不會這麼做的。很多島嶼開發落後,甚至沒有什麼居民,就算有也是蠻荒的土著人,這使得大規模的部隊在這裏缺少有效支持。

協助美軍對這些島嶼進行守衛的還有日本自衛隊,憶起幾十年前三萬多美日士兵在此陣亡,現在兩國居然攜手作戰,真是風水輪流轉,世事無常。日本自衛隊進行這些島嶼的防衛除了彌補美軍兵力捉襟見肘的問題外,還因為日本自衛隊裝備有美國沒有的岸艦導彈,6式岸艦導彈的性能還是頗為出色的,部署在這些島嶼上,可以對距離比較近的中國艦隊形成威脅。

不過中國人對此自然不會視而不見,在戰鬥正式打響後,中國海航艦載機就起飛,對幾座島嶼上已經偵知的日本自衛隊岸艦導彈進行定點清除,多架強戰機執行這項任務,這些隱身攻擊機是海航非常好用的打擊武器,使用雷霆-等新式製導炸彈,對於敵軍的打擊成功率相當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