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水麵艦四分隊沒有等到中國的劉仁軌號戰列艦,反而等來了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大批殲-口-14cn戰鬥機,因為戰區的製情報權已經掌握在手,幾乎是一進入反艦導彈的射程,這些戰機就將空射的鷹擊-2和鷹擊20導彈直接投擲下來。因為要照顧殲-l的隱身性能,兼顧其多用途打擊的能力,海軍又為這款中型五代機開發了類似鷹擊-15的隱身反艦導彈,能夠裝進其狹小的內置彈倉之中。
鷹擊20的射程很短,隻有20公裏,但是有著出色的隱身性能,並可以達到6馬赫的飛行高速,殲-l在僅搭載兩枚pl-10中近程製空導彈的情況下,能夠攜帶兩枚這種導彈,實現一定的反艦能力。
同樣,美軍的防空導彈在一百多公裏的距離上也具備很強的防空能力,對付隱身飛機雖然弱了些,但是那些隱身能力很難有什麼顯著提高的雄貓戰機,在雷達上就像夜空中的火炬一樣耀眼。
美軍的標準防空導彈不斷從水麵艦艇上射入空中,中國飛行員也拚命進行各種反製和閃避,不過仍有數架戰鬥機被美軍的防空導彈擊落。當然,美軍對於防備中國發射的反艦導彈更加棘手。特別是射程不大但隱身很好地鷹擊20導彈,甚至美軍發現它的時候已經快要進入視距內了,這種新導彈的主動雷達製導並不會觸發美軍的告警係統,因為其使用的製導雷達具有回波欺騙功能,甚至很多時候,敵方在被擊中後都不知道有導彈的存在。
發現的晚,反應時間就短,美軍反而能夠根據自己新裝載的程序對鷹擊-2、鷹擊-18等導彈有不錯的反製幾率,但是麵對鷹擊2e刂鷹擊-15這樣的導彈,就顯得有些應接不暇了。雖然單枚鷹擊20導彈基本上不可能擊沉任何一艘五千噸級的軍艦,但是卻足以重創這些戰艦,多枚命中後,那麼這艘被擊中的敵艦也逃不脫沉沒的命運。
美軍的水麵艦四分隊的七艘艦艇最終都被反艦導彈擊沉,其中還有一艘艦艇是被附近的中國aip潛艇發射的潛射反艦導彈擊沉的。
在吉林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擊破打算牽製中國劉仁軌號戰列艦的美軍水麵艦之後,繼續從另一個方向追擊美軍向東南逃逸的雙航母艦隊。而中國海航戰機則繼續先行一步,追擊美軍航母。
此時美軍星座號和福特號航母上已經剩不下多少戰鬥機了,滿打滿算能作戰的也就是三十架,而中國戰機也並不多,隻有不到五十架戰機參與了追擊的行動。美軍隻有派出這些僅剩的戰鬥機,反製中國戰機的追擊,因為海軍艦艇最快也就是跑三四十節,但這些飛機是能超音速的。
所羅門群島戰役最後一次空戰就是這樣爆發的,原本美軍旺盛的戰鬥意誌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消沉到了最低點,中國戰列艦的出現,中國海軍全軍壓上的圍攻,還有不斷損失的戰況,讓美軍飛行員已經無法發揮出最高的戰鬥狀態,即便他們的對手中國飛行員也已經連續多個小時作戰,疲憊不堪,狀態不佳。
這場空戰雙方打得都很失水準,不過中國海航表現稍好一些,美軍三十架艦載機全部被擊落,而中方僅損失六架戰機。也就是在中國海航全殲美軍雙航母艦隊的艦載機編隊之後,海航的作戰能力也基本上不存在了。雖然已經輪換過飛行員,而且美軍艦隊的損失也很大了,但前線指揮部判定使用海航繼續威脅美軍艦隊已經不再現實。索性召回了所有的戰鬥機,並且令拉包爾基地待命的艦載機部隊預備隊迅速趕來,接替打擊行動。
此時,戰役的攻擊主力已經完全交到了劉仁軌號戰列艦的手中了,雖然周瑜號戰列艦也在戰區之內,不過卻是在新幾內亞島的莫爾茲比港,一時半會兒也是沒法參與到戰鬥中來。
在戰役的最後階段,保持高速行進的劉仁軌號和天鷹號還是趕上了美軍主力艦隊,並進入了視距內開始對美軍和北約盟軍的艦艇進行炮轟。之所以進入了視距進行攻擊,是因為美軍全力逃命,高速行進中對於電磁炮製導炮彈的軌道修正存在一定困難,而在視距之內則可以忽略這個問題。所以劉仁軌號和天鷹號冒著風險進入視距之內才對美軍艦隊進行打擊。
距離劉仁軌號稍近一些的星座號航空母艦成為了劉仁軌號打擊的主要目標,ul丨白田40umm電磁炮全部對準了這艘美軍的小鷹級航空母艦,另一位麵中星座號將於明年退役,而顯然這個時候由於戰爭的爆發,美軍不會退役這艘航空母艦了,甚至之前退役封存的幾艘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都要進行改裝,然後重新投入現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