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各種戰役(下)(1 / 2)

齊願原本想好好鞏固一下跟小護士孟嬌發展的感情,不過奈何他自己給自己找了麻煩,讓日軍和國府軍兵敗如山倒,新組建的解放軍部隊不得不四處出擊,占領地盤。原本的青學班這個時候也終於被拆散了,最早參與到新四軍的忠實老兵,特別像他們這種有文化能打仗的,都被火線提拔,成為了軍官。青學班還屢次立了大功,在當下大量國府軍士兵投誠轉正,上級需要將他們打亂編製,並且增強控製的情況下,他們這些老新四軍士兵很多都被安排成了基層軍官來帶兵。

齊願也糊裏糊塗地成為了一個中尉,擔任一個連的連長,手下也帶了一百多號人。他甚至直接跳過了少尉這個層次,直接變中尉了。實際上他這還不算誇張的,聽說有一位仁兄直接提了上尉去帶營長了。

齊願新分配的這個連,隻有原本的新四軍戰士五六隻,其餘的皆是投誠過來的國府軍士兵,甚至還有剛從改造營出來的偽軍。上級給了一個月的時間進行磨合訓練,然後就要開拔向武漢,對國府軍發動大會戰。

他在華東野戰軍司令部有眼線,上麵怎樣的部署他是一清二楚。這一次,他們這夥人大概要組建成一個規模22萬人,共7個軍級編製的華中野戰軍。自全麵戰爭開打之後,解放軍擴張的速度跟破敵的速度一樣快。這才恍惚兩個月的功夫,齊願已經駭然發現解放軍的兵力已經從戰前的100萬猛增到了160萬之多。而且新增加的部隊基本上都是野戰力量。匆匆告別了孟嬌,齊願隨軍沿著長江溯流而上。這次大部隊都是乘坐小火輪行動的,長江上國府軍幾無控製力,而齊願上次已經把大量的小炮艇、導彈艇送給了解放軍海軍,為了協同作戰,海軍組織了四十多艘小型炮艇跟隨華中野戰軍行動。內河炮艇原型為另一位麵中國設計製造的062型炮艇,噸位上略有放大,而且形製上有很多不同,有些炮艇使用原版的雙37炮,有些則上了57炮,而更有些專門為了為陸軍提供火力援助,直接上了100mm海軍炮。

荊楚戰役一開始,就是由解放軍內河炮艇炮轟武漢三鎮開始的。雖然國府軍接收了一批日軍留下的內河小型艦船,但是這支艦隊根本不能順利利用起來。從聽說珙軍那邊攢出了一支超級大艦隊之後,就陸續有在國府軍海軍內部鬱鬱不得誌的派係成員逃亡上海等地,改換門庭。而且這會兒在武漢,國府軍也湊不出那麼多能夠利用的水手操作艦艇。

最終,他們還是用了之前對付日本人的方法,打算將艦船坐沉長江,阻擋解放軍炮艇接近武漢。可是曆史總是驚人相似的,這個自沉作戰在此失敗了,因為對水文情況沒有掌控,導致封鎖並沒有成功,隨即解放軍內河艦隊抵達後,又將一些殘骸拖走,內河艦隊毫無阻礙地靠近了武漢三鎮。

炮艇先是對港口碼頭進行了一番炮轟,然後又對提前判定的一些軍事設施進行了打擊。國府軍也以炮兵進行了有限度的反攻,不過很快就被飛到武漢的解放軍空軍轟炸掉了。

而華中野戰軍主力則在鄂城縣登陸,國府軍並沒有形成什麼有限的反抗,鄂城守軍在當夜進行了起義,反而更加壯大了解放軍的力量。加上之前雜七雜八投誠過來的國府軍,這場仗還沒打這邊解放軍又多了五萬多人的部隊。

奪取鄂城之後,武漢已經近在咫尺,常凱申絕對不容許解放軍如此從容地就在武漢枕畔集結部隊,於是命陳誠率軍30萬,向鄂城發動圍攻,想來個擊敵於半渡,解除武漢的威脅。

不過雖然乘坐小火輪而來的華中野戰軍並未裝備多少重型裝備,坦克和裝甲車的數量也不多,甚至重炮也比較少,但是齊願可是在部隊之中的,轉輪王如天神般地降落在了鄂城縣之外,擋在了國府軍進軍的必經之路上。

國府軍中也不是消息完全的閉塞,大家都清楚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日本人大潰敗,昔日那麼牛氣衝天的日本人現在好聲好氣地跟重慶方麵握手言和了,功績自然不在運輸大隊長、物流公司主任常凱申的頭上,而是那舉世無敵的強大存在才使得武漢能夠不費一兵一卒的被接收。

在國府軍內部,流傳著各種有關轉輪王的傳說,這些傳說很多都是被誇張化了,甚至還借鑒了古往今來的諸多評書大鼓之類的段子,把轉輪王說成了天兵神將之類的東西,還能撒豆成兵、舉火燎天之類的超級技能。國府軍的政工單位並沒有注意到傳播轉輪王強大有什麼危害性,雖然他們也有心控製一下,但是這事情實在太過離奇,人們難免八卦之心,就連那些軍官自己也是各種好奇。就這麼傳播著傳播著,轉輪王的威武又可畏的形象,就深深烙印在國府軍士兵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