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英特爾公司已經算是大公司了,剛推出了微處理器80取代80286,但是等到今年因特爾采用全新品牌標識intelinside之後,隨著全球家用電腦的劇增,因特爾的發展突飛猛進。87年剛成立的戴爾電腦,88年已經上市,但是此時的銷售額才幾億美元而已,陳康傑記憶中91年也才達到8億美元,這和20年後近六百億美元比起來,還差很遠很遠。77年成立的甲骨文公司此時的發展此時已經規模不小,今年7月,甲骨文會在首都成立一家獨立子公司開拓我國市場,所以這時候購進甲骨文的股票也是正當時。此時的蘋果公司還主要是專注於個人電腦,從規模上來說,已經算是一間中檔的公司了,但是等01年回歸的喬布斯推出ipod數位音樂隨身聽後,蘋果公司就一發不可收拾,2010年時,蘋果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銷售額六百多億美元,市值達三千多億美元。微軟公司,此時的微軟開始在ms-dos操作係統的基礎上推出了係統,已進行嚐試,等95年微軟推出window95之後,全球的個人電腦桌麵都將被他占據。
王安電腦公司是由畢業於傷害交通大學的哈佛物理學博士王安於1951年創立,從70念到到80年代中期,王安電腦公司一直是美國電腦業巨人,85年的營業額達到23。5億美元,這也是王安公司的頂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到此時,已經瀕臨破產了。從89年開始王安電腦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就開始被收購或者兼並,90年王安電腦公司的歐洲分公司被一家法國企業吞並,要是軌跡不發生變化,已於去年去世了的王安留下的電腦公司將於92年8月18日申請破產。
王安電腦公司的失敗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就是王安公司到了80年代中期之後創新乏力,沒有認識到個人電腦時代已經到來,將會對原有的產品造成衝擊,依舊依靠原有的文字處理機和大型電腦賺取利潤。第二就是管理落後,王安電腦公司基本算是一個家族企業,管理也是以“人情味”式的人治為主,在加上王安剛愎自用的性格,導致了企業迅速的下滑。第三就是對客戶的重視和認知不夠,王安生產的電腦都缺乏兼容性,而ibm一直在走兼容性路子,不但向外界公開設計標準,還允許外界模仿生產ibm的兼容機。王安還不對客戶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如果客戶有需要,還得支付不菲的費用,以圖從客戶身上賺取最大利潤,這導致大量客戶的流失。
陳康傑之所以要想收購這家企業,除了因為這家公司手上還有一些技術以外,那就是覺得作為華人在海外影響力最大的高科技企業,就這麼破產了很可惜,以後騰飛電腦也是要走向海外的,還不如提前擁有一家分公司,為以後拓展海外市場做準備,而且,王安電腦公司緊鄰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也有利於建立研發中心和招攬人才。
除了王安電腦公司以外,其餘的幾家企業陳康傑都不要求控股,也不可能做到控股,通過股票市場收購散戶手裏的股權,能有個百分之十幾就不錯了。這幾家大企業或者美國政府估計也不會允許被華人企業控股,所以陳康傑隻是希望這樣的收購能在未來大賺一筆,同時雖然不會參與企業的管理和決策,但是要是成為第三,第四大股東,發揮點影響力還是可以的,也許還能弄到一些技術或者人才。
被派到美國投資的人員還有兩個任務,那就是投資數字領域和收購米拉麥克斯公司,這是為飛揚娛樂進入北美市場做準備,也是陳康傑以後要玩娛樂的幫手。
數字領域才剛剛被詹姆斯。卡梅隆去年建立,作為初創期的數字領域,現在應該很需要資金投入,陳康傑這是去雪中送炭。至於米拉麥克斯公司,好萊塢的一家中型電影娛樂公司而已,應該收購這樣的公司不會有什麼麻煩,這家公司以製作和發行小製作電影為主,按照曆史,兩年後會被迪斯尼公司並購,既然都是要被並購的,還不如自己來。
陳康傑雖然同意範文萱開的玩笑,隻要她能談妥,收購派拉蒙都會提供資金,但是陳康傑清楚,派拉蒙作為美國五大電影公司之一,可不是那麼好收購的,不是資金的問題,是美國政府的監管問題。不過飛揚娛樂作為一家香港公司,也不是不可能,陳康傑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建議先拿下米拉麥克斯,再由米拉麥克斯以後收購派拉蒙,美國公司收購美國公司,這樣會便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