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上來說,這種坦克已經有點過時了,35噸的重量與西方大多數的主戰坦克比起來,個頭也比較小,防護能力較弱,不過作為主要的外銷型軍品,這款坦克的市場卻還不錯,單單伊拉克就購買了兩千多輛,幾乎能夠裝備十個坦克師。
能夠有這麼好的銷量,說明這款坦克也是有其很重要的優點,尤其是針對武裝力量不是很強大的中等國家來說,其一,它價格便宜,買西方國家的坦克一輛可以差不多買這個四輛,顯得很實惠,其二,他的重量輕,比較靈活,適合於大多數國家的橋梁和道路,其三,起對戰場環境的適應能力強,不管是沙漠,高原還是叢林,它都能夠適應,並且發揮出其優越性能,其四,就是在後麵的改進中,戰鬥性能不斷的提高,例如在對南亞某國的出口中,就加裝了夜視裝備,使得其在於鄰國的衝突中,尤其是夜戰當中占盡了優勢。
上次在到中華國的時候,卡拉比就參觀了這種武器,當時他就被迷住了,從那時候起,他就很想建立起這麼一隻相對來說戰力還比較強大的裝甲力量,單憑坦克上麵的1挺在炮塔頂部安裝的12。7mm高射機槍1挺在火炮右側同軸安裝的7。62mm並列機槍和1挺在駕駛員右前方安裝的7。62mm前機槍就能夠使得在對付步兵為主的地區衝突中占盡優勢。
卡拉比看得的確比較長遠,這點讓陳康傑都不禁有點點佩服,他之所以答應這個請求,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就是陳康傑知道卡拉比不出意外的話會接班執掌政權,這是十分重要的前提,要是失去了這一點,其餘的理由都有點難以說服他,其次就是這些錢是花費在國內,廢水沒有流向外人田,這些錢花下錢,也算是陳康傑間接性的為國防做貢獻,軍隊除了能淘汰處理掉一批裝備,還能用這些錢購買更新的型號,第三,那就是陳康傑希望未來的紮國是平穩的,不但內部無內亂,還必須沒有外部侵擾,隻有這樣他的投資才會有穩定的可觀回報。
在卡拉比的計劃之中,這些錢隻夠買一百零八輛坦克,其中包括四輛69-ⅡB指揮坦克,說起來也就是個坦克團的規模,比起那些動則數個坦克師的大國來說,顯得很弱小,隻是這些東西要是放在紮國,那就可以傲視周邊鄰國了,在它的周圍,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組建起這樣成建製的坦克部隊,就連安奎拉也是一樣,安奎拉都隻有少量的裝甲戰車,戰鬥力上明顯弱了不小一截。
為了能夠快點拿到東西,108輛坦克中,會有一半新品,另一半則是國內陸軍使用的現貨,隻要額外多提供一些彈藥就可以了。
當然,陳康傑的辦法不可能僅僅在於此,他不會真的建議卡拉比父子與巴布展開大決戰,退一百步說,就算他是這樣建議的,卡拉比父子也不會采納,那太過於冒險了,勝算還隻有一半,換做誰都不會采納那種粗魯的建議。
這個辦法的最核心一點,就是將紮國的東南大門打開,允許巴布以及布幹達的軍隊可以長驅直入,不需要有所顧忌。
這片區域雖然是山區,陳康傑和卡拉比還是相信隻要這裏沒有大軍駐紮,對敵人是很有吸引力的,畢竟全國最富庶的礦物產區就在這個位置,也正因為於此,陳康傑相應的要付出其他額外代價,一旦敵對勢力進入這個地區,必然不會輕易退出,最後甚至會加大這裏的破壞程度,那樣的話,陳康傑接手的時候,就要付出更大的成本了。
隻是為了將迪亞斯逼出來,有些許是犧牲也是必然的,這個地區與安奎拉的東部國土存在不少的接壤,敵對勢力的進入,不但會讓迪亞斯覺得直接受到了威脅,大量的難民湧入也是不堪承受之重,到時候就不怕他不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