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簡介(1 / 1)

不知從何說起,那就從頭講起吧。

我的簡介,十七歲之前的的人生和大多數女孩一樣,平平淡淡,沒什麼青梅竹馬,沒什麼轟轟烈烈。

不自律,但是比較愛攀比,可能就是現在我們說的比較多的卷,可能跟從小跟姥姥姥爺長大有關。

這應該也是大部分孩子的特點,畢竟從小聽著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很少會有家長會像現在網絡上的家長一樣,那麼深明大義。

長大之後才知道,原來還可以這麼養孩子,還可以有這樣的家長。

姥姥是一個非常要強的人,是建國前出生的那一代人,經曆過饑荒年,經曆過文革,是兄弟姐妹五個裏麵的老幺。姥爺是個傳統意義上的老實人,是家裏的老大,兩人性格互補,兩人都非常能幹。

這就間接導致我一點都不勤快,眼沒啥活,屬於領導們很不喜歡的那一類人。

姥姥很喜歡睡覺前躺床上的時候教育我,後來我發現大家好像都喜歡在睡前關燈後翻舊賬。

有記憶了之後,我就知道我從九個月就斷奶了,在姥姥家住,其實兩家離得不是很遠,不是留守兒童,就是父母上班了沒人看孩子。

不是跟父母長大的孩子,好像都有點壞毛病,比如說,像我一樣不獨立(主要就是老人太勤快了,包幹了所有事,隔代愛不容小覷),可能這也是我工作之後沒想過離開家的原因。

姥姥從小給我灌輸一種要強的思想,她自己是一個十分要強的人。什麼都要做到最好。不會就去學,去琢磨,很是肯幹,閑不住的那種。可惜,她生錯了年代,上小學的時候,老師都餓跑了,跑去東北了,那有飯吃。希望就放在了下一代的身上。

老人可能都喜歡跟別人比,盛夏時節,街上坐著一圈圈拉呱的鄰居。

都有孩子鄰居,攀比的對象自然就是孩子們,小時候的成績,長大的大學、工作,到現在還是你看人家誰誰誰,去幹的什麼工作,掙多少錢,這可能就是她們調劑生活的談資。

這一度是我和閨蜜的槽點,我倆經常窩在一塊,聽她媽和我姥姥從街上傳來的哈哈聲,各種吐槽。

長這麼大,也沒什麼生死攸關的時刻,除了在十歲左右在海灘玩的時候,差點被剛到小腿的海水淹死。當然了,被兩個十七八的男生一把給我撈起來,到現在都沒敢跟父母說。到現在也都記得頭在水底看天,混濁的海水裏透出光的一幕。

我以為這次差點掛了能讓我印象深刻,還以為能記一輩子呢,現在看來,時間真的很厲害,當時的場景已經記不太清了。

十七歲之前,是再正常不過的女生。愛美,從小就愛,愛學大人化妝,愛臭美到逗笑大人。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上帝總要給我點苦頭看看。

初中畢業的時候,小縣城一共有兩所重點高中。

一所是百年老校,比較老舊,周圍建起了居民樓,所以根本擴不出去,宿舍就那麼多,做不到讓所有學生住校,所以這是有走讀生的學校。

一所是新的學校,什麼都是新的,還可以所有人住宿。大部分學生都想來這個學校,我也是那個大部分。

但是,選擇方式,是抽簽。不知是我之幸還是不幸,開學,我進入了那所百年老校。

高一,家離學校比較近,不讓住,每天來回騎車。我屬於那種就怕被別人落下的人,住宿生五點半上早讀,走讀生六點半到校。後來我就會五點起床,從家出發,和住宿生一起早讀。

神奇的是,整個高一,我都沒有困過,不管上課多無聊,也都是清醒著的。

高二,終於有了床位,我也成了住宿生。

自此,上課困,下課困,一直延續到現在,上班困,下班困,日常就是困成狗,也不知道為啥覺這麼多。

除了高二經曆的巨變,整個高中都順順當當的過下來了,按部就班,吵吵鬧鬧,高考甚至是我發揮的最好的一次,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