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糾糾,氣昂昂,跨過天鵝河,為和平,愛珀斯,就是保家鄉。各族好兒女,齊心團結緊,勇敢無畏,打敗一切野心狼。雄赳赳……”
市政廳談判結束後一個星期,裝甲一團的紅警士兵們已經出現在天鵝大街上,嘹亮的軍歌聲甚至蓋過了隆隆的坦克發動機聲。
市政廳會晤是友好的談判,是一次成功的交流,為未來西澳的繁榮夯實了根基,是建設多元化社會中不同種族間交流合作的典範。
和平解放珀斯為鍾義和紅警部隊融入澳洲打開了一個良好的契機,第三師師長科爾?利伯曼準將也率全師放下武器,接受和平改編,改編工作正由國民警衛隊參謀長赫巴爾上校組織進行。前西澳州督威爾森因為在市政廳談判中的良好表現,得以繼續留任,隻不過名頭由州督變成了珀斯市市長。警衛隊一團在漢斯準將的指揮下,對珀斯周圍的小型城市進行了接管,基本原則是隻要當地政府服從珀斯市政府命令,就維持原樣,該是什麼官就繼續是什麼官,該幹什麼活就繼續幹什麼活。以軍人為主的紅警軍團沒有那麼多的政務人才,鍾義暫時也沒有那麼的時間去真正的搞什麼任命選撥,珀斯行政方麵的事務,全權交給了斯莫爾貢和盧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當然,隻要有軍隊、強大的紅警部隊的威懾,兩個老頭都是聰明人。至於威爾森,鍾義交給市長先生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出訪中華。你要不是要建紡織廠嗎?你不是要召大量的紡織女工嗎?去中華召,不光召女工,拖家帶口的,不傻不殘的咱全要。玩工業,沒有人哪行?一個汽車城就得用到多少工人?正好咱中華正鬧糧荒,加上內戰,失業的工人,逃荒的農民多了去了,威爾森市長作為珀斯政府全權代表,前往中華,執行移民任務,當然是打著召工的名義。為此,鍾義將珀斯財政廳的所有澳元和英磅都交給了威爾森,去換成中華法幣或大洋,隻要能召到人,別怕花錢。還有一句沒說出來,這錢不花也沒用,反正是要作廢的。
對此,鍾義沒有半點負罪感,就如同他無恥剽竊了後世的誌願軍軍歌一樣,反正這個世界有了鍾義,有了紅警軍團,會不會再有朝鮮戰爭還倆說著呢。
裝甲二團與機械化步兵三團已經組建完畢,團長分別是蔣雲誌中校與肖國興中校,三團長肖國興也是這次大征兵的驚喜之一,其擁有的特殊技能雖不是可成長,但卻是絕對對口的炮兵類,他也是這是征兵中僅有的兩名中校以上軍官之一,另一名就是已被指揮官定義為特務頭子料的沐雨上校。
與珀斯城裏的按部就班,有序交接不同,卡爾古利城分基地中的鍾義此時有點煩燥,和平解放珀斯帶來的興奮已經漸漸消退,反而是諸多的煩心事一下子湧了上來。領地迅速的擴大讓鍾義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於對紅警部隊未來的發展方向都有了一些迷惘感。之前的行動與其說決策得力,還不如說是趕鴨子上架,每一次的目標都是隨著基地的晉升任務去確定的。最高指揮官同誌從少尉晉升到上校,隻用了兩個多月,刷新了世界軍史上的記錄,但正是這些晉升任務,讓鍾義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未來的發展道路,交給桑德拉的民生行業發展計劃,說穿了,那也是剽竊後世的城市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