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戰役的總攻於1935年2月28日拂曉發起,兩個轟炸機大隊24架轟-五攜帶500公斤炸彈,開始轟炸英軍炮兵陣地。在這之前,轟炸機部隊曾多次在市區內投放大量的宣傳單,通知平民撤離唐人街,遠離雙方交戰區域,當然也不忘宣傳了一下澳洲多元化,種族大平等的政治理念。
雖然,柯南也命令澳軍建立了多個備用炮兵陣地,並利用黑夜轉移火炮,但都沒有逃過轟五的機載紅外線電子望遠鏡的監視。在這個年代,英軍中還沒有專門的防空火力,實在忍受不了轟五沒完沒的監測與偵察時,英軍士兵們就將重機槍架高對空射擊。不同於那些蒙皮的戰機,機槍子彈對全金屬製的轟-五,也造不成太大威脅。但轟-五攜帶的五百公斤航空炸彈帶給英澳聯軍的傷害就絕對是毀滅性的。英軍11師和第9師的重炮陣地在兩個波次的轟炸下徹底交待,炮管都被炸成麻花狀了,炮兵更也是傷亡慘重。澳軍兩個步兵師的25磅火炮移動比較方便,在與轟炸機捉迷藏的過程中,小心翼翼的保存下來一些。
有些讓人意外的是,一直防備著的地中海艦隊競技神號航空母艦,並沒有起飛他們的海鬥士艦載機,也許是有了前車之鑒。同是雙翼戰機,與鬥牛犬的格鬥水平不相上下的海鬥士不敢輕易加入戰鬥。這讓一直在高空警戒的高劍大隊長很是鬱悶,早知這樣,還不如下去也跟著扔幾枚航彈呢。
對於紅警部隊擁有高性能的噴氣式戰鬥機和轟炸機,地中海艦隊指揮官皇家海軍上將龐德是這樣跟海軍大臣彙報的:澳大利亞叛軍所擁有的噴氣式飛機,在麵對帝國現役任何一種戰機時,都將占有絕對性的優勢,我們的戰機,甚至沒有出現在他們麵前的資格。他們是真正的雄鷹,而我不得不沮喪的承認,我們的戰機就是一群火雞。
但無論是艦隊司令龐德還是陸軍總指揮柯南,兩位大英帝國優秀的將軍都沒有意識到,沒有資格出現的,並不僅僅是空軍。在隨後發起的地麵部隊總攻中,紅警裝甲旅一團和二團,在履帶式多功能工程車上,分別加裝了挖掘機和推土機組件,在坦克炮的掩護下,頂著聯軍的火力,將壕溝挖堆出數十米寬的坡道。在這些裝甲式工程車破壞壕溝的過程中,英軍悲催的發現,他們手中的步槍不能對工程車造成任何傷害,子彈射中後,就像雨滴落在上麵時輕輕的彈開。隻有步兵炮可以擊穿他們的裝甲,但每當步兵炮開火後,就立刻會召開四、五發100毫米口徑的坦克榴彈炮轟擊,將附近所有的東西,**壕都會被炸飛送上空中。幾次打擊後,英軍士兵已經開始拒絕操作那些笨重的步兵炮了,他們很清楚,誰拿起那東西,誰就準備去見上帝,包括在他附近的人。
三十度角的坡道對於有著優秀爬坡能力的59式坦克,如履平地,坦克集群開始衝鋒,英軍的第一道防線輕鬆被突破,防線上的兩個澳軍旅和一個英軍旅全部被擊潰。要不是柯南果斷下令無差別炮擊,逃兵們甚至有可能會直接衝垮第二道防線,當然,炮擊的後果是僅存的一些二十五磅火炮也隨即被三團的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營反覆蓋摧毀。柯南已經要瘋了,這仗還怎麼打?沒有製空權,人家的轟炸機追著咱炮兵炸;裝備存在巨大的代差,人家是全裝甲部隊,馬克2和人家的坦克對轟,無一例外是出現即擊毀;37毫米步兵炮好容易擊中坦克了,可就跟撓癢癢似的;一戰時,英軍的坦克曾嚴重受製於德軍的反坦克壕,可到了這裏,跟小孩過家家玩泥巴似的,那怪怪的鐵手臂輕輕一抓就把將壕溝抓塌,然後推土機發著難聽的嗓音輕輕推過,一條簡易坡道就完成。柯南氣的摔碎了指揮室中所有的杯子,費那麼大勁挖了幾天的壕溝,結果成了給人家演戲著呢。現在終於理解澳軍為什麼會那麼士氣低落了,這仗根本就沒法打呀?也許……柯南想起了上個世紀那倆次被稱為鴉片戰爭的中英大戰,也許現在的英軍就如那時的清軍一樣無力吧?